袁修竹想了想,便將銀票收了回去。
他道:“眼看著快午時了,來了我這裡,又怎麼能讓你們空著肚子回去呢?我早已叫廚房準備了些飯菜,大家吃一點再回去吧。”
齊伯昆回到灕水縣、孫子又去書院裡上學後,他就沒事幹,整天呆在袁修竹這裡,混吃混喝早已成了常態,他自然不會推辭;而關樂和跟袁修竹共事多年,也不會客氣。兩人都點頭應道:“行,那就叨擾了。”
而杜錦寧的意見,則直接被大家忽略了。
杜錦寧也沒有那麼不識趣,當即跟著大家往花廳處走。
袁修竹是個吃貨,他家的飲食自然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大家吃得都很開心。
飯罷,下人們把飯菜撤了下去,沏了茶上來。
杜錦寧對於茶,十分好奇。
上次去溫泉莊子,飯後袁修竹也讓人沏了茶水出來給大家。當時下人並不是拿出茶葉來沏泡,而是從大壺子裡倒出來的茶水來給大家,杜錦寧沒有看到茶葉,喝著茶湯感覺不怎麼樣。
只是那時候,她跟袁修竹等人不熟悉,且處境艱難,還沒從杜辰生的掌控中逃脫出來,一切發家致富的行為都無從談起,她也無心探究茶葉如何,所以當時也就沒問。
現如今,她則已有閒心想看看這時代的茶葉了。
因為她知道,唐朝人流行煎茶法,宋代人喜歡點茶。這個架空時代既然是宋朝延續下來的,他們現在喝的應該是用竹筅將茶末打出泡來的茶湯才對。可並不是。難道歷史依然朝前發展,茶葉的發展已跟明清時一樣,以散茶為主,以渝飲法為主要的喝茶方式了?
眼前這碗裡淺綠色的茶湯,應該就是用茶葉自然泡出來的,味道嘛,一般般,而且聞起來並沒有現代名茶的香氣,鮮爽度也大打折扣,就跟杜錦寧喝過的三級茶si ji茶一般。
杜錦寧前世跟著導師各處做專案,可是喝過不少好茶的。茶樹種植與栽培也是她們的課題之一,對於如何製茶,也有大致的瞭解。
所以她很好奇,想知道她們喝的這是什麼茶。
“袁先生,我能看看您家這茶葉麼?”她問道。
見杜錦寧睜著大眼睛,一副十分好奇的樣子,袁修竹一笑,得意道:“怎麼樣?品出來了吧?我這可是新得的好茶。”說著起身,去了隔壁裡間。
呃,還好茶?杜錦寧無語。
不過看到向來喜歡跟袁修竹喝反調的齊伯昆沒有說話,反而一副“茶味人生細品悟”的樣子,一臉陶醉的喝著茶湯,杜錦寧心裡有了一絲的明悟。
不一會兒,袁修竹出來了,手裡拿了一包茶葉,遞到杜錦寧面前。
杜錦寧將茶包開啟,一捧翠綠色的茶葉出現在了她的眼前。
真的是翠綠色,上面披著薄薄的白毫,每個芽頭還帶著點微微的紫,顏色比她在現代看到的所有茶葉都要鮮豔漂亮。這些茶原料倒採摘的很嫩,雖是一芽兩葉,但葉片都包裹著芽尖,跟顆竹筍似的,煞是好看。總之,這捧茶葉比她在現代看到的茶葉都要好看漂亮。從外觀上來說,確實是好茶。
顧渚紫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