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府裡,關四太太聽到小廝傳話,說要她收拾東西搬家,立刻讓下人們行動起來。
她早就不想在這烏煙瘴氣的關府呆下去了。想一想隔壁正院裡是黃姨娘當家,她就渾身不自在。再者,她性格溫順,只要關樂和做出來的決定,她都會順從地去做。
可關樂和的管家聽了這訊息,趕緊匆匆去見關樂和。
“老爺,您這一搬出去,二老爺的處境就更尷尬了。本來皇上給他下了命令,他現在還沒遵從,就有許多人打算上摺子彈劾他了,只是還沒到皇上給的期限,暫時按捺住而已。現在連您都搬走,那些人就更有話說了。二老爺再糊塗,他也是關家人。他好不容易當上禮部尚書,才多久呢,就被皇上給撤了職,這對關家、對您都沒有好處。”
“既知道沒有好處,他還這樣做,他把關家、把我、把澤哥兒兄妹當成什麼了?”關樂和沒好氣道,“現在不是我搬不搬走的問題,而是他醒不醒悟的問題。他要再這麼糊塗下去,我就算在這裡住下去也沒任何用處。”
“唉,雖說如此,但咱們也不能在這個當口搬走不是?被人說起,總是不好聽。”
“我不在這個時候搬走,什麼時候搬走?等他被皇上罷了職的時候嗎?”
管家搖搖頭:“老爺,您錯了。如果二老爺真被皇上罷了職,而且沒有起復的可能,那麼前面那個院子,就是您去住了,何來搬走一說?”
關家這個祖宅,不屬於關家任何一個人。祖訓上規定這宅子必須是關家人裡,官做得最大的那人來住。
關正祥從十九歲考上狀元,仕途一路順利。其他關家人即便官職他之上的,但因為不在京中任職,這宅子就一直由關正祥住著。後來關正祥一路升遷,是關家人裡官職最高的,住這宅子更是名正言順。
可如果他的官職被擼,不用關樂和出面,關家的長輩就會跳出來讓他搬出這宅子,讓給在京中任職中官位最高的人住。而關家人中,只有一人與關樂和的正五品比肩的,但那人年紀比關樂和大,能力也不強,只是熬資歷熬上了這個品級,上升空間不大,到時候有資格住正院的,就只有關樂和了。
關樂和皺著眉:“這樣不好。”
“祖訓如此,老爺您難道要顧著情份,不顧規矩不成?關家兩百年來執行的規矩,您不遵從,您要做關家罪人不成?”管家勸道,“與其到時候搬進來讓二老爺更加難堪,您還不如一直住在這裡。到時候,也只是您跟二老爺換個院子,讓他來這裡住,您去前面住,如此他也沒那麼丟臉了。當然,二老爺自己想搬出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關樂和被管家說得動搖起來。
雖說他對關正祥剛才的言行很是心寒,氣頭之上恨不得馬上搬出去,但他心裡還是念著兄弟情份的。這會子經管家這麼一勸,他也漸漸冷靜了下來。
他長嘆一口氣,疲憊地揮揮手:“行吧,你過去跟太太說,就說先放下,不搬了。”
管家舒了一口氣,行了一禮正要出門,就聽門房來報:“老爺,澤少爺來了。”
關樂和與管家都一愣,轉頭看了看天色。
這時候天色已經很暗了,再過一會兒估計路看不清楚了。
雖說宋朝不宵禁,但這時候沒有路燈,老百姓家裡為了省些燈油,基本都是吃過飯後不久就歇息了。天黑之後四處都黑黢黢的看不清路,所以這種時辰,是很少有人在外面走動的。
如果沒有急事,關嘉澤不會這時候過來。
“快請。”關樂和道,又轉頭吩咐管家,“你且在這裡等著,要有什麼事,也不用再派人去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