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她就吩咐周運生:“去靜王府。”
說著她又朝魯遷歉意地笑道:“我這車伕是潤州人,不大熟悉京城的路,走得可能慢一些。”
“下官前面領路,你們跟著我就行。”魯遷說著,不待杜錦寧客氣,打馬走在了前面。
到了靜王府,杜錦寧剛剛進了大門,就看到趙昶迎了出來。
這一年半里,因為趙昶表現出來的淡薄名利和忠心,趙晤也給了他許多榮耀,時不時在各種場合抬舉他,他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般尷尬了,走到哪裡大家都對他熱絡了許多,他在趙晤和鄭太后等人面前也更坦蕩更放得開,這也是杜錦寧提點他的。
再加上在茶道上受的益處,趙昶對杜錦寧那是真心的感激。
要知道在這京城裡,能有資格讓趙昶親迎至大門口的,還真沒幾人。
“錦寧。”趙昶對杜錦寧喊得也比其他人要親熱,“真沒想到你真的研究出了高產水稻。這樣難的事,我原以為你起碼要個十年八年的,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你就做到了。”
“託皇上的福。”杜錦寧笑道,“要是沒有皇上給的安定環境和無條件的大力支援,我再能幹也研究不了這麼快。”
這是她的真心話。
要不是趙晤這人不錯,是個一心為國為民的好皇帝,她就是有這個能力,也有為民造福的心,恐怕也不敢這樣鋒芒畢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她的畢生所學拿出來。
她知道趙昶身邊肯定有趙晤的暗子,監視趙昶的一舉一動。而她這番話,也將傳到趙晤耳裡,為接下來的一切搏得更大的贏面。
相處幾年,趙昶對杜錦寧也算是十分了解了,知道她不是個喜歡阿諛奉承之人。她這樣說,必是這樣想的。至於這話裡有沒有提醒他的深意,就不知道了。如果有,他對杜錦寧唯有感激。
他臉上也沒有絲毫不悅,順著杜錦寧的話道:“沒錯,皇兄是個好皇帝。在其治下,大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為了表現自己剛才那句話是真心實意的,趙昶帶著杜錦寧往裡走,又道:“錦寧你應該知道吧,你那位老師,在南邊可作出了驚人的成績。去年的稅收就比原來翻了一番;沒想到今年更甚,現在這才過去了半年,稅收又在去年的基礎上再翻了一番。當地的老百姓日子過得異常紅火,再沒有吃不餓飯賣兒賣女的現象發生。”
杜錦寧一直有跟關樂和通訊,這些情況,她自是知道的,而且比趙昶知道的更詳細。她還知道,為了想擴大推行這個新政,趙晤跟世家的矛盾激化,局勢一下子反轉過來。
不過這些話她是不會跟趙昶說的,只是附和了幾句,話題就轉到了陸九淵幾人去日苯的事情上。
趙昶是非常想去日苯看看不同的風景的,但他也知道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只是興致勃勃地道:“錦寧,你作出來花茶,實在是了不起。我受你啟發,近來跟一群茶友也在研究新茶,不過還沒成功。”
“哦,是嗎?拭目以待。”杜錦寧道。
此時他們已經走到了一個處所。
這不是以前趙昶招待杜錦寧的廳堂或書房,而是一處敞軒,看四周的景緻,倒跟杜錦寧設計的園林裡某個景緻十分相近。一面臨池塘,一面造了一座假山,假山旁邊種了幾株常綠樹,四周則由苔蘚、沙、礫石等組成,沒有任何開花植物,特意營造出一種寂寥蒼山之感,頗得日苯園林枯山水庭院禪意之精髓。
這種意境,杜錦寧在潤州的園林一角也造過。
她好奇地看了看,問道:“這景緻是你自己設計的,還是渡邊大師來給你指點過?”
“渡邊?”趙昶詫異道,“他也會設計園林?”
說著又搖頭道:“你不是在潤州設計了這麼一個景嗎?我學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