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行。賺錢哪有你學業重要?”袁修竹連連搖頭,“況且路途遙遠,一來一回再加上製茶,怕不得要一個月;路上還不安全。要是出了什麼事,我怎麼跟你母親交待?”
杜錦寧這才想起這是古代,可是不後世那交通便利的現代,坐個飛機或是高鐵,幾個小時就到了。現在的馬車還沒有避震,路又是石頭泥土鋪就的土路,坐馬車那顛簸的酸爽勁兒就別提了。要是遇到泥濘,那更糟糕。
現在雖是太平盛世,但路匪還是有的。出行的時候遇到什麼事,全看運氣。
她也沒再堅持,嘴裡道:“那怎麼辦呢?”
“聽說尉縣那邊有人種茶,我叫人去打探一下,到時候再說吧。”袁修竹道,“咱們這邊的氣候比北邊暖得早,茶葉也出得早。在這邊學會後再去那邊,也來得及。”
也只能這樣了。
將這事情商議完,大家便散了夥。
第二日,齊伯昆就派人將七百兩銀子的銀票交到杜錦寧手上。那下人還轉告了一句話:“我們家老太爺說了,到時候杜少爺您教袁家制茶工的時候,就連我們袁家的一起教了。”
“好的。”齊伯昆要跟袁修竹去徽州那邊買茶園,自然得跟著一起把製茶工培訓好,杜錦寧對此早有準備。
袁修竹和齊伯昆做事都是雷厲風行的,第二日就派了管事去了徽州,又別派人去了尉縣,隔了兩日,袁修竹就來書院替杜錦寧請假。
他還跟關樂和商量杜錦寧的學業:“那小子在乙班哪裡學到什麼東西?要不是看他整日往藏書閣跑,上課的時候除了完成先生的課業還看許多書,我都忍不住要跟你說叫你把他拎出來單獨教導了。”
關樂和點點頭:“當初他想進乙班的時候,就是打算沉澱一下自己。以他的資質,直奔科舉去,考個秀才不難,但往後呢?這孩子的路要想走得遠,可不能急功近利。甲班因為要科考,個個心思浮躁,不是個能靜心做學問的地方,所以我才允他在乙班呆一年,把藏書閣裡的書都通讀一遍。而且我冷眼看了小半年,這孩子不是個浮躁的,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提出明年參加科考,我就答應他了。等乙班升級考的時候,他就去甲班。”
袁修竹這才放心:“他這情況,請十天假沒問題吧?”
“沒問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他出去見識見識也好。”關樂和倒是不反對杜錦寧遠行。
更何況,這涉及到袁修竹和齊伯昆兩家的利益,他也不好攔著。
於是杜錦寧便隨著袁修竹和齊伯昆以及他們挑選出來的機靈可靠的下人,一起去了尉縣。
等她從尉縣回來,請人幫著陳氏將十五畝田的秧苗都插下,並將袁修竹給她的十幾株草莓苗種下,又扦插和播種了從袁修竹那裡得到的花木枝丫或種子,忙忙碌碌一圈下來,已到了五月了。
關嘉澤、齊慕遠和許成源都參加了府試回來,順利地取得了童生的身份。
齊慕遠在府試中,又拿了個案首。
院試是三年兩試,今天秋天要舉行鄉試,院試避開,要到明年才能夠舉辦。
“那你們這一年的時間有什麼打算?”杜錦寧問幾人,目光卻落在了齊慕遠身上。
她可沒忘記當初齊伯昆說過要讓齊慕遠拜祁先生為師,並且入府學的話。現在齊慕遠只是童生而不是秀才,應該沒那麼快去府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