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三章 成果顯著(二合一)

但杜錦寧去潤州做同知就不打緊了,一個地方從官,還不是主政官,他倆交往起來就沒什麼太犯忌諱的地方。

不過為了不太過明顯,他按捺住自己的衝動,沒有第一時間請求去潤州。現在有陸九淵三人這麼個好藉口,他哪有不利用之理?

不過趙昶去潤州不是一件小事,絕對不能像陸九淵他們那樣抬起腳就走,需得去趙晤面前請示報備才行。

看看時辰合適,這時候正是皇上吃晚飯的時間,趙昶便遞了牌子進宮去,打算去宮裡蹭一頓飯,順便說說去潤州的事。

趙晤看重親情,每日只要不是太忙,他都會在傍晚時抽一點時間去後宮跟母親與妹妹一起吃飯。

趙昶時不時會進宮給太后請安,順便帶點小玩意給趙明月解悶,每次太后都會留飯,因此在餐桌上看到趙昶,趙晤並不意外。

他只是意外於趙昶提出的要求:“什麼,你要去潤州?”

趙明月驀地抬起頭來,看向趙昶,眼眸裡閃著亮光。

鄭太后見狀,不由得皺了皺眉。

“是。”趙昶老老實實地回答道,“皇兄想來也看到《盛世民報》上登載的心學的文章了。皇兄也知道我痴迷於儒學,當初在桂省的時候聽杜錦寧和陸九淵三位先生提起,我對此學說就心懷嚮往。看到他們的文章,我本打算去跟陸、史、彭三位先生討教一番的,沒想到他們竟然去潤州了。”

他抬起眼來,看向趙晤,目光澄澈,“皇兄,我去潤州,一來想追著陸先生他們去,好好討教一番;二來也是想散散心,跟杜錦寧把酒暢談一番。您也知道,打從桂省與他相識,我就特別佩服與欣賞他。只是後來他學業和政務繁忙,我才不好意思老去打擾他。”

“現在他外放潤州,又寫出了這樣振聾發聵的文章,我便想趁此機會去向他討教一番。皇兄放心,我不會耽擱他的政事的,絕大多數時間我都會跟陸先生他們在一起。杜錦寧有空的時候,我能與之暢談一番,就已心滿意足了。”

頓了頓,他又道:“而且照我估計,他們很快就要講學。照著他們四人在學說上的建樹,必以杜錦寧為中心,因此講學肯定會在潤州舉行。我此去,也是想看看這一盛況。”

他抬眼看著趙晤,目光坦然:“我此去就是訪個友,潤州又不遠,皇兄只需要派幾個護衛護我安全即可。我在這裡先跟皇兄打聲招呼,等離開時我留一封摺子,那些朝臣就不會為了這事議論個不休,給皇兄添麻煩了。”

趙明月聽了這話,眼眸越來越明亮。聽到最後,她微張著嘴,似乎想說什麼,但轉頭看了母親一眼,還是蔫蔫地閉上了嘴,垂下了眼眸。

鄭太后知道趙昶的事事關重大,關係到趙晤手裡的一盤棋,不是她這等後宮婦人能置喙的。她雖然同情趙昶的處境,卻不會在此事說發表意見。

為了爭取時間給趙晤思考此事,她岔開話題問趙昶道:“這個杜錦寧,真這麼厲害?他才十五歲吧,怎麼對儒學研究得比老先生還深?”說著又補充了一句,“你說的那位陸先生,年紀不小了吧?”

趙昶點點頭:“陸先生五十來歲了。與他一起的史先生、彭先生也都是這個年紀。母后,您不知道,他們當初跟杜錦寧,還有一段淵源呢。”

他遂把陸九淵他們去桂省做閱卷官,如何欣賞杜錦寧想收他為弟子,最後反被杜錦寧折服的事情說了一遍,末了還把杜錦寧在祁元道在講黨上的英姿也描述了一遍。

鄭太后看了眼眸越來越亮也越來越興奮的女兒一眼,暗歎一聲,問道:“天底下,竟然會有如此之才俊,倒是我孤陋寡聞了。”

趙晤感慨道:“杜錦寧之才華,又豈止在儒學方面?母后您不知道,東省那邊,朕今天剛收到關樂和的摺子,說開放路引,振興商業已初見成效。廣省的物產相比以前豐富了不少,有一部分是商人們從外地運過去的,有一部分則是當地人自產的。這些物品經過流通交易,光是稅收,這三個月來廣省的收益就已是往年半年的總和。關樂和預計,隨著大宋錢莊的開辦與先例的引導,後面三個月將比前三月在稅收上增幅一倍。”

鄭太后深吸了一口氣。

她不是不懂政事的一般閨閣女子,深知一個省稅收增幅一倍是什麼概念。廣省雖說是南邊的經濟中心,比周圍幾個省都繁榮,但跟自古富庶、現在又是政治中心的江南幾省比起來,卻又不算什麼。而且一個省面積就那麼大,就算放開商業,任由物品流通,又能翻出什麼大浪花來?但饒是如此,廣省的稅收仍然能翻一番。可見放開路引,發展商業效果之顯著。

要是整個大宋把路引放開,鼓勵百姓經商,大舉發展商業。由於省與省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的物品大面積進行流通,不知會是何等的一番繁華景象?而整個大宋的稅收翻上一番,對朝堂,對趙家王朝的影響又意味著什麼,深諳政治的鄭太后完全能想像得到。

“這些,都是杜錦寧想出來、提議施行的?”她問道。

趙晤點點頭:“全都是。就連由戶部承辦、開通大宋錢莊的提議都是杜錦寧提出的。”

他長嘆了一聲:“還有呢,杜錦寧還提了大力提倡手工技能,獎勵各地能工巧匠的建議。當時朕並不以為意,只是因為杜錦寧從來不信口開河,他的提議不論大小總有些好處,再加上這方面的投入不大,朕這才吩咐工部依照他的建議辦理了。”

他看著鄭太后,神情振奮:“可母后您絕對不會想到,就這麼個小小的提議,就只是往下傳達了一個旨意,就給朕帶來了多大的驚喜。母后也知道,有些家族掌握了一種技能,想的不是把它傳揚出去,造福民眾,而是把它藏起來,當成傳家寶一樣代代相傳。而往往在這種代代相傳中,這些技能或失傳,或殘缺不全。”

“自打杜錦寧給朕寫的那些條例頒佈之後,就有幾十個家族為了榮耀,將這些技能上報朝庭,效果著實顯著。舉個例子,棉花的病蟲害十分厲害,有個家族貢獻出了一種藥劑,在下種時拌在種子裡,能防病防蟲,並且在播種後墒情不足的情況下噴施這種藥齊能夠保溫增墒,確保棉花順利出芽。當地官員說,如果大面積使用這種藥劑,按那個家族以往棉花種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棉花收成起碼能比往年增加兩三成。整個大宋的棉花產量增加兩三成,母后您想想,這項收益會有多大!”

趙昶和趙明月聽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