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七章 他是靜王?

杜錦寧話聲剛落,一聲琴聲悠悠地從遠處傳來,帶著遠古的幽嘆,只幾個音符便抓住了在場所有人的耳朵,似要把人帶入一場夢境中去。

大家轉過頭,尋聲朝對面看去,便看到不遠處的水舫上,不知何時被佈置了一番。原先空無一物的水舫,此時被盆栽高低錯落、顏色搭配得十分讓人舒服的花卉與植物營造出了深山老林的感覺來。

水舫中間一塊空地上,看似隨意地擺了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其中一塊大石頭上,用一張寬大的芭蕉葉子做桌布,上面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些茶具,石頭下方還放著一個小小的紅泥小火爐。

另一邊,離大石頭有點距離的空地上又放著一個爐子,這個爐子稍大一些,裡面閃爍著炭火特有的紅光,一個陶製的有提手的壺子正放置在爐子上,似乎在燒水。

而在這大小石頭間,亦點綴著一些綠色植物,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有些石頭上竟然還有苔蘚,點綴得恰到好處,彷彿天然生成,只讓人覺得這個場景就像一幅畫,無處不是景緻,不處不完美。

除了這些,水舫上空無一人,琴師不知在哪裡彈琴,琴聲琮琮隔著水聲傳了過來,傳入人們的耳裡,更傳入人的心間。大家只覺得天地之間似乎只剩了自己一人,靜謐又孤單,還帶著一個人自處的自得其樂。

這時候,大家都忘記了自己身處何處,一個個都看著水舫,沒有一人落座。

此時,從植物叢中走出來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童,他容貌雖然不是特別漂亮,卻給人十分乾淨的感覺。他從容地走到爐子旁邊,拿起蒲扇,輕輕地扇動爐中的火。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一個清朗的聲音從植物從中傳出來,隨之而出的是一個年輕和尚。他容貌俊朗,身上穿著一襲粗布僧袍,腳上只著木屐,衣著雖然簡陋,卻氣質高華,灑然出塵。

他吟著詩,走到大石頭邊,隨意地盤腿坐下,然後用鉗子從匣子裡掏出一個茶餅,放到紅泥小火爐旁烤了起來。烤了一會兒,待茶餅微卷,散發的茶的清香順著風吹到大廳的賓客鼻尖,他這才將茶餅放到一個粗紙做的紙袋子裡。

此時小童那裡的水已開了,他提起壺子,走了過來,遞給和尚。

和尚用熱水將芭蕉葉上的茶具都燙洗了一遍。

琴聲依然悠揚,時而如山風吹拂,時而如蟲鳴啾啾,時而如春雨灑落,越發的讓人感覺靜謐安詳,彷彿被清泉從頭到腳洗滌過一遍,內心深處所有的焦躁與煩惱,都盪滌無存,整個人只餘了“寧靜”。

小童拿出個湯瓶,放到爐子上燒著水;和尚不緊不慢,卻奇妙地和乎著琴聲的韻律,有節奏地碾羅著茶,然後放到兔毫盞中,接過小童遞過來的湯瓶沖水、擊拂,點出了一盞茶。

他將茶盞放到木盤上,起身踩著木屐,姿態隨意地“噠噠噠”走過蜿蜒小橋,走到人群裡,將這盞茶敬給了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

這一舉動似乎出乎了青年男子的預料。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從容接過茶盞,微笑道謝:“多謝大師。”

“啊。”一聲驚呼從人群中傳出。

大家下意識朝聲音傳出的方向看去,發出驚呼的施寒山這才發現自己失態了。

他連忙向大家道歉:“對不住,對不住。”目光卻驚疑不定地看向那個帶著虔誠神態,正小口小口品嚐著茶湯的青年男子身上。

看到眾人的目光從施寒山身上移開,又望向了和尚與品茶青年,蘇衡扯了一下施寒山的衣袖,退到了後面僻靜處,問道:“你剛才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