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二章 將眼光放遠

趙昶苦笑著搖搖頭:“建功立業,這輩子休想,否則離死不遠了。我只希望有個想頭,不至於渾渾噩噩,空度一生。以後青史之上,連個名字都沒有;即便是有,也只是一個紈絝閒王的臭名聲。”

杜錦寧點了點頭。

她又問:“那你覺得,今天的茶道如何?”

聰明之人,聞絃歌而知雅意。趙昶聽了這話眼睛一亮,問道:“你所說的奮鬥目標,莫不就是茶道?”

“你可喜歡?”杜錦寧不答反問,又道,“唯有打心眼裡喜歡,才能沉迷其中,自得其樂。就像我研究農事一般,別人看著覺得無趣枯燥,可我卻樂在其中,不能自拔。”

“喜歡。”趙昶眼眸發亮,一改剛才情緒低落。

他從懷裡掏出自己的寫的文章,遞給杜錦寧:“正是喜歡,所以今天才花了好幾個時辰寫這篇文章。”他嘴角翹了翹,“這是我自認寫得最好的文章了。”

杜錦寧開啟來,細細地看了一遍。

趙昶的文章,文采斐然,用詞極為華麗,頗有駢文風格。他描述了今天的場景一番,又說了他悟出的道,裡面還引用了許多佛家之言。從文章裡看得出來,趙昶對於佛法,也甚有研究。

文章寫得確實精妙,其中不乏讓杜錦寧都拍案叫絕之語。這也說明了一件事,趙昶是打心眼裡喜歡今天的茶事表演。

杜錦寧放下心來,讚道:“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行文華麗卻又真情流露,其中之情甚能打動人心,王爺光憑這篇文章,就能流傳千古。”她又把裡面的好句細細點評了一遍。

被杜錦寧誇讚肯定,比十個陸九淵誇讚還要讓趙昶開心。

他紅光滿面,眼眸熠熠生光,整個人洋溢著幸福與得意,笑道:“多謝錦寧誇獎。”

杜錦寧將文章放下,將笑容一斂,正色道:“或許王爺覺得,茶只是小道,不足作為終身努力的目標。”

趙昶嘴唇動了動,卻終是沒有說話。很顯然,杜錦寧說出了他的心聲。

杜錦寧道:“關羽曰武聖,吳道子曰畫聖,陸羽曰茶聖,杜康曰酒聖,王羲之曰書聖……古人又云:行行出狀元。照我說,不管大道小道,唯有做到了這個行業最頂尖的那一個,就是大成就者,從而名垂千古。比如說,魯班,他不過是個匠人,但他做到了匠人之祖,誰敢小瞧於他?”

趙昶方才已晦暗下去的眼眸漸漸又明亮了起來。

“陸羽不過一僧人所養之棄兒,生平並無功名,他卻被與眾聖並列,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他把茶從解渴的生理需求變成了精神上的享受,他提升了茶的意境。他雖提出了理論,卻仍沒有上升到‘道’。而如果你提出‘茶道’之論,並將這個理論深入完善,你就成了跟陸羽並列,甚至超過他之人。”

“不,茶道是你提出來的,我怎能奪你之功?”趙昶連連擺手。

杜錦寧微笑:“且先別說這個,我只問你,如果我倆在整個大宋推行茶道,是你的影響大,還是我的影響大?”

“這個……”趙昶語結。

如果杜錦寧仍呆在京城翰林院任職,以後平步青雲,位極人臣,那自然是杜錦寧推廣效果好。但如今杜錦寧跑到潤州這麼個小地方待著,一呆幾年,漸漸淡出京中權貴和讀書人的視線,那麼她的影響力,自然不及趙昶的一半。

“反正這是你提出來的,我搶過來佔為已有,我成什麼了?”趙昶堅持道。

杜錦寧點點頭:“這沒關係,我提出來,你發揚廣大,兩者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