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伯昆呆呆地望著齊慕遠,半晌反應不過來。
杜錦寧是女子?這這……這怎麼可能?
杜錦寧怎麼會是個女子?
孫子這是跟他開玩笑吧?
他可是看著杜錦寧長大的,打十歲起,杜錦寧就生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齊慕遠看祖父那樣子,特別能理解他的心情。
想當初,他得知杜錦寧是女子時的反應,比起齊伯昆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是個孝順孩子,很好心地解釋了一句:“真的,她是女子。當初她祖父母說她克父,要把她溺死,她母親為了讓她活命,就宣稱她是男孩兒。這件事,當時只有她母親和替她接生的外祖母知道。後來她就一直女扮男裝。”
“那她怎麼想著參加科舉考試?”這可是欺君大罪啊。
“那時她大病一場,她大姐為一點買藥錢,被祖父母逼著嫁給傻子,她三姐也要被二伯父賣到窯子裡去。恰好關樂和關山長看中她的資質,要收她為徒,為了一家子不被折磨死,她就順水推舟,拜了關山長為師。本來她不打算參加科舉的,但見多識廣後,她不甘心就這樣嫁個蠢漢生兒育女。她覺得自己在農事上有天賦,所以總想為大宋做點什麼。”
齊慕遠懇切地望著祖父:“她後來的做法您也看到了,她之所以拼命讀書,進了翰林院後拋棄大好前程前往潤州,就是希望能研製出新稻種,讓天下百姓再不要像她小時候那樣,過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日子,也不需要靠吃難以下嚥的苞谷為生。花了幾年的時間,她做到了。”
齊伯昆聽到這話,比剛才聽到杜錦寧是女子時還要震撼。
“花了幾年的時間,她做到了”,這句話,完全暴擊所有朝堂上的官員,包括他齊伯昆。
縱觀科舉出現以來的考生,有幾人能以十五歲的稚齡奪得狀元?沒有,一個都沒有。
有誰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研究出高產稻種?沒有,不光沒有,想都不敢想。
自唐以來,朝堂上工部的官員,有誰不想研究高產糧食品種?可誰做到了?幾十、上百年以來,誰做到了?
可杜錦寧呢?一年半的時間……哦不,就算從她在博閱書院莊子上時就開始了稻種研究,也才只有五年而已。
五年,研究出新稻種啊,而且期間絕大多數時間裡,杜錦寧都是用來讀書、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了。她全心全意致力於稻種研究的,僅僅是一年半時間!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輕而易舉就能成功,這還是人嗎?這簡直是妖孽啊!
可現在,你告訴我這個妖孽她還是個女子,這還有天理嗎?
不是他老齊看不起女子,這時代的女子根本就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即便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女性掌權者,她們也只是心機深沉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奪丈夫或兒子的權,自己登上高位。她們跟才學無關。
在齊伯昆眼裡,女子就是囿於內宅,為了一丁點小利益就鬥得你死我活的傳宗工具。
可現在,你告訴我像杜錦寧這種幾百年來才出現一次的妖孽,不是男兒竟然是女子,這叫齊伯昆怎麼不像被雷劈中一般,整個人都處於懵逼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