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點很好理解,就是讓百姓明白,這田地並非你私有財産,是屬於國家的,你使用田地,就需要付費,而國家也會按規定收費,不會亂收租金。但是讓王公貴族願意將田地交由國家打理可不太容易啊。
東遠靖康皺著眉頭問道,“這第一點就有點困難啊。讓王公貴族吐出他們嘴裡的,可不容易。”
“殿下,這每一條,後面都有更詳細的細則,其實讓王公貴族將田地交由國家打理,並不會是要侵吞他們私産的意思,而是要避免他們秘密收購田産,可是因為見不得人,又荒廢良田。若是交由國家打理,那麼他們會巴不得多上報田産為自己謀求利益。”董危言道。
王公貴族除了國家賞賜的田地,多會自己暗自購買田産,給後輩留下産業,甚至東遠靖康知道的他的二哥就有不少隱藏的私田,而國君只要不太過分也一般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購買田産也是使國庫充實的快捷方式,甚至有的時候國家還會特意賣一些土地出去。
天下的私田至少就有三分之數,而私田為什麼大多瞞著不上報,就是為了他日衰落,被國家收走他們的封地後還能有個田業可以安逸的生活。這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也是國之常態。
而這些私田大多低産甚至荒廢,因為為了隱瞞,他們只願意讓自己的家丁等可心信任的人去耕種,可是家丁畢竟有限,還有在自己府邸做事。
而這些自然記載在董危所說的帛書後面。
其二,糧食的租金按照糧食的産量按比例徵收。
“靖王,這第二點要與後面的幾條結合著看。”董危提醒道。
“哦,是嗎?”東遠靖康是對於這點萬分不解。這不是無形中助長了百姓藏糧的惡習嗎?若是自己私藏糧食,那麼他們不就所得更多。
要知道現在大多是按田地或者戶口來收取糧食,不管你收成多少,國家每年就收那麼多糧,給不齊就有可能會受到嚴懲。不過一些小國中基本都是給不齊的。
不過東遠靖康一看第三條,也就明白了。
其三,凡遇災害或其他特殊因素影響收成,則國家以前年或歷年收成予以補貼。
這也就是說百姓你按量交糧,對你而言,也不影響生活,等到哪年遇到災禍,國家會補貼,其實也就是免費給你糧食,讓你不會因此而餓死。
這也就解決百姓對於災害的抵抗能力,因為他們背後會有國家來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期。當然若是你藏糧,那你遇災禍後得到的就少。
要知道中原大陸,哪年沒有個大災小災的。只是發生的區域不同。也正是因為區域不同,更可以利用陳田策這一點來讓受災禍的百姓有飯可吃。
對於這一點,東遠靖康是非常贊成的。但是這也不能完全杜絕百姓藏糧,要是百姓藏糧,那國家就虧了。
東遠靖康不用董危說,就自己往下看起來了。
這其四嘛,就很像是軍功制,也就是百姓累積繳納的糧食多,那麼一樣可以有功勳賞賜可得。還有就是達到一定數額那麼田産業就歸其所有,國家收納稅收將為原來的六成!
而緊隨其後的其五,則是百姓繳納的糧食,會在第二年給與獎勵,也就是說你的這些累積功勳只有在第二年才能兌換,然而不變的是第二年可以根據前年繳納的糧食多少,得到一定數額的獎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