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家大管家傳達完老祖宗的話,李壽和唐宓對視一眼,而後道:“今天下午我還要進宮一趟,待從宮裡回來後,我便與娘子一起回家。”
李家大管家終於得到了準信,喜不自禁,連連點頭,“好好,老奴這就回去回稟老祖宗並郎君知道。”
將李家大管家打發出去,平陽有些疑惑的問道:“你不是剛從太極宮回來嗎,怎麼還去?”
李壽沒說話,唐宓笑著解釋,“李家做足了低姿態,郎君需要有所回饋啊。”
李壽點頭,緩緩將《氏族志》的事說了一遍。
平陽撇撇嘴,“不愧是李家,無利不起早!”
李壽額角抽搐,提醒親娘,“阿孃,我也姓李!”他也是市儈的李家人,好伐?
平陽翻了個白眼,“你是在鄭家長大的,跟他們不一樣!”
李壽:……
中午,夫妻兩個在正堂陪平陽和王顯用了一頓午膳,稍作休息,李壽便一個人進了宮。
唐宓則留在院子裡,將平陽、聖人還有皇後送的禮物整理了一番。
一個時辰後,李壽從太極宮回來,與唐宓一起向平陽夫婦辭行。
“這就走了啊!”平陽很不捨。
李壽抽了抽嘴角,“阿孃,您這兩日就要去西郊大營練兵,就算我留在公主府,也見不到你,好吧?”
別弄得像生離死別好不好?
自家阿孃根本就不是一個常年能待在公主府的閑人。
就在前幾日,平陽還在驪山行宮呢。
也就是李壽成親,平陽才撥冗從軍營回來。
“小兔崽子,就知道拆老孃的臺!”平陽被兒子掀了老底,惱羞成怒,一巴掌抽在了李壽的後腦勺。
王顯似乎習慣了這對母子的相處模式,依然掛著風淡雲輕的笑容,靜靜的在旁邊看著。
王婠姐妹則笑得肩膀一聳一聳的。
唐宓也是捂嘴。
一番笑鬧過後,李壽和唐宓帶著大堆的東西,往李家趕去。
與此同時,尚書省的官員帶著聖人的旨意來到了李家。
旨意很簡單,任命李祐堂為編纂,加入到《氏族志》的修訂工作中。
“阿爹,還是您老想得明白啊。”
握著新鮮出爐的聖旨,李祐堂對自家老子真是心服口服。
李家老祖宗笑眯了眼睛,滿是老年斑的臉上泛著紅暈,“不說這麼多了,待明日你便去找顧琰,好好商量一下定級的事情。”
“是,兒子省得。”李祐堂恭敬的應道。
李家老祖宗又問道:“十八郎他們回來了嗎?”
這次回答的是李其琛,“好叫阿翁知道,他們還沒有回來,應該在宵禁前就能到家。”
李家老祖宗滿意的點點頭,而後又沉下臉來,嚴肅的說道:“蕭氏那裡,你再好好敲打一下。以前看她挺明白事理的,怎麼最近總犯糊塗?她若覺得在家裡待得不舒服,可以去莊子,二十四娘不是也在莊子上嗎,幹脆讓她們母女做個伴!”
李其琛臉上難掩疲憊之色,他揉了揉眉心,懇切的說道:“阿翁,蕭氏已經知道錯了,還請您饒過她這一次吧。再者,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裡少個二十四娘就已經夠惹人側目了,若是蕭氏也不見了,外人還不定怎麼非議呢。”
“不想惹人非議,那就看好了她,別讓她再出么蛾子!”李家老祖宗才不怕外人的口舌呢,還是那句話,只要有切實的利益,面子什麼的,能當飯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