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牛?”王氏一挑眉,沒想到唐宓竟這般細心,連自家女兒是屬牛的都知道。
“恩恩,我聽阿寶說,她和阿宛的是小玉兔。”李遠楓小聲的對王氏說道。
“哦?連阿寶她們都有?”王氏更加驚訝了,鄭家姐妹就是屬兔的,沒想到唐宓連她們都沒有漏下。
“不愧是唐氏女,行事點滴不漏。”王氏輕聲嘆了一句。
“阿孃,我、我覺得十八嬸很好,身上有股好聞的氣息。”
李遠楓年紀還小,有著小動物般的直覺。
她窩在母親懷裡,小小聲的說道:“就是阿姑,嘴上說十八嬸是田舍奴家的女兒,卻很是喜歡十八嬸送她的小禮物。而且十八嬸摸她小臉的時候,她還輕輕蹭十八嬸的手心來著。”
王氏挑眉,“阿菲竟沒有將十八娘送的東西丟了?”
在王氏看來,婆母顧氏是個好的,雖有些小毛病,可瑕不掩瑜啊。
大是大非、正經規矩上,顧氏是沒有問題的。
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重視“姓氏”了。當然,在世情如此的大梁,這也算不得是缺點。
但王氏很贊同李壽的一句話,那就是“時移世易”,大梁已經不再是世家的天下。
再死守著所謂的世家高貴,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現在或許還不是很明顯,一旦皇權日益穩固,那些因循守舊的家族便會被淘汰。
顧氏,出了個顧琰,家族倒沒有出現頹勢,反而比前朝時還要風光。
而這種風光,卻讓顧氏族人錯誤的以為是自家姓氏的功勞,愈發看重起姓氏來。
自幼親近外家的李敬菲便深受影響,在她的心目中,世家最高貴,寒門庶族就是地裡的爛泥,根本不配跟世家相提並論。
平日裡一起玩耍的,也都是世家貴女。
勳貴女、宗室女,乃至皇家貴女,她都不放在眼裡。
偶有寒門出身的姻親往來,送給她名貴的見面禮,她也都十分嫌棄的丟掉。
這次竟收了唐氏的荷包,且聽阿楓這話,阿菲似乎還很喜歡,這就讓王氏很意外了。
“是啊,阿姑嘴裡說不值錢的小玩意兒,可還是小心的收到了荷包裡。”李遠楓觀察力很強,任何細節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王氏暗暗將這一節記在心上,嘴上卻反複叮囑女兒,“阿楓,日後切不可對十八娘不敬。”
李敬軒靠不上,就算能靠得住,在李家的地位也太尷尬,王氏決定,試著抱一抱十八郎夫婦的大腿。
西路,竹院。
李敬同和小顧氏用完晚飯,夫妻兩個相對而坐,一邊吃茶一邊閑聊。
“聽說你今天陪著阿婆、阿孃去花房了?”
李敬同二十歲,生得眉目清秀,配上他儒雅的氣質,典型的世家貴公子。
“嗯,唐氏回來了,阿婆便讓家裡的女眷和孩子們給她見禮。”
小顧氏提起唐宓語氣甚是不屑,竟是連一句“阿嫂”都不願意叫,直接以姓氏呼之。
李敬同微微蹙了蹙眉,“她到底是阿嫂,不可對她不敬。”
小顧氏無端被丈夫訓斥,心裡很是不滿,嘟囔一句,“在人前,我自然不會對她不敬。這、這不是在咱們自己屋裡嘛——”
“那也不好,你若是說習慣了,萬一哪天說順了口,當眾叫她唐氏,那就太失禮了。”李敬同認真的說道。
小顧氏卻覺得委屈,“她不過是寒門,我便是輕慢了,又如何?”
“唐氏會如何我不知道,但我還想請十八哥幫忙哩。你若是得罪了他娘子,我、我還怎麼跟他張嘴?”李敬同知道在“士庶”問題上,自家娘子有著非比尋常的執著,他根本就說不通。
索性還是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他相信,為了自己的前程,娘子應該知道怎麼做。
小顧氏卻嗤笑一聲,“郎君不就是想入弘文館嘛,何必去找十八郎?待我跟伯父說一聲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