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道:“卡洛斯導演,我想我知道怎麼演了,麻煩你再給我一次機會,可以嗎?”
卡洛斯嘴角浮現運籌帷幄的一彎,“你能保證不出錯?”
“沒問題,我想我一定做得到!”
“OK,那我願意再給你一次機會。”
一分鐘後,場記打板:
“《死亡美學》,第十場,第四幕,第八條,action!”
《死亡美學》前期拍攝可謂困難重重,但是直到餘君豪飾演的格雷諾耶上線,效率起碼提高了三成,從原本的兩天一場戲,到三天兩場,進度在不斷拉快。
4月1號。
《死亡美學》拍攝到第十七場。
而正是這天,卡洛斯接到訊息,跟餘君豪分享:
“夏鬱新電影……今天開機!”
*
跟《死亡美學》一樣,《阿弗西婭·海切爾》低調圍讀,連開機儀式都沒有公開。
或者說,大部分劇組在電影拍攝前期,都非常穩健。
尤其是有夏鬱這類熱度極高、關注度極高的影星的劇組。基本上不到後期,不會輕易進行開機儀式的媒體釋出會,一個是防止記者、粉絲打擾,另一個為了穩住演員的心態。
或許《阿弗西婭·海切爾》劇組,將會是一個例外?
如果時間回到一個月前,讓《阿弗西婭·海切爾》劇組的演員們,聽到:
「有一個演員,噢不,導演,能夠幫助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脫胎換骨,從演員到角色本人,無限接近!」
他們會信嗎?
“那怎麼可能?”
“是不是已經瘋了?”
“怎麼可能有導演能夠在一個月內將演員,調教成無限接近劇本角色的程度?即便有,那也應該是全球最頂尖的一批導演……而不是一個演員,跨界,還能夠做到的程度!”
“這種程度的導演,又怎麼看得上我們?!”
“這簡直除了離譜、瘋狂,甚至都無法找出更離譜的詞彙形容!”
但是一個月後,他們如果再聽到這樣的問詢,會非常淡定:
“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相信,並且,我就是‘受害者’!”
說著說著,或許,他們就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你們一定無法想象,這一個月,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折磨,精神、肉體、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