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之前苦心在太後面前盡孝,若是這個時候,為了王妃出面,說不定太後不會信任娘娘了呢。”
“一時受人恩,終生記在心頭,你不要再說了,走,我們去找太後。”
太後見到淑妃,很是開心,“上一次你送給哀家的糕點很合哀家的胃口,一直想你過來說說話,沒有想到,你現在就來了?”
淑妃含著笑,同時轉身讓宮女手上的東西交到太後的面前。“母後,這是臣妾這幾日手抄的經卷,預祝母後身體康健,大楚蒸蒸日上。”
“好。”太後眉開眼笑,讓身後的嬤嬤將其送往佛寺當中焚化。“你來便來了,還抄這些經書,其實。你本不需做著許多,只要你能夠常來陪哀家說話便好。”淑妃溫順地點點頭。
“太後說的臣妾何嘗不是這般想?臣妾入宮多年,膝下無子,哎,也許我福薄,怕是這一輩子,都不會有自己的小孩了。”
皇上子嗣眾多太後,太後就連名字也叫不過來,對於淑妃所說的子嗣,太後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如今你和皇上年歲不小,這個時候,強要小孩多傷身體,倒不如看開一些。”
淑妃恭順地回答著,說:“是,太後的話,臣妾定會謹記在心。太後的話固然不差,可是,長夜漫長,不知該如何打發,臣妾有一想法,希望能夠在民間收養一名小女孩,以解膝下寂寥之苦。”
太後心一沉,神色凝重,淑妃好好的,為何會突然想起這件事情?眼見太後起疑,淑妃忙陪笑著說道:
“這都是臣妾的一片痴心,眼見賢妃娘娘膝下數子,在宮殿裡面嬉笑遊樂,一時之間,觸景傷懷,所以有此念想,所以特來請示太後,還望太後成全。”
太後微微沉吟,口中緩緩說道:“若是早幾日前來,哀家必然會有一個絕好的安排,可是現在。”
淑妃心念一動,也許太後所說的絕好的安排,就是林致和王爺所說的那名小女孩,這時候急忙,說道:
“任何事情,在太後的眼前皆是小事,既有好的安排,太後為何不給臣妾指一條明路呢?臣妾日日陪著太後,在佛堂抄經,祈求佛祖垂憐,能夠賜給臣妾一兒半女。
可是,卻從未如願。臣妾要求極低,只希望一個小女孩即可,能夠做臣妾的貼心的小棉襖,至於她的地位,和別的,臣妾並不敢設想。”
太後雙眸微閉,似在沉思。淑妃悄然上前,輕輕地替她捶著雙肩,
“臣妾知道說了太後會為難,就當臣妾從未講過。皇宮裡面子嗣繁多,可世間以皇子為多,公主寥寥,女孩兒有女孩的好處,文靜嫻雅,到時候調教出來,盈盈秋目,曼妙身姿,端雅賢淑,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太後心動,雙眸一亮,緊緊地盯著淑妃:“你真心想收養孩子,願意好好地調教她,不論是如何的心性,都能夠將她教成一個乖巧的女子?”
“母後盡管放心,臣妾相信定然能夠做到,可現在終究是畫餅,只是空想罷了。”
“不會空想。你回去靜待哀家的訊息。”淑妃也不知道太後被自己說服,是否會將萱兒交還給自己,又或者是她已經另安排別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