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我就開門見山的直說了,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劣,但是卻太死板了,我覺得簽約的模式還可以更靈活一點。
這部小說分三部也好,四部也好,目前都只是出於構思階段,真正創作中的只有目前的這一本,所以咱們協議的物件也只涉及這一本,我覺得在我未寫完之前,先按照授權的方式,按字數拿稿酬.
等我寫完之後一次性買斷,但僅限於期刊雜志一類的連載版權,實體書和其他周邊的版權仍在我手中,您覺得這樣可行不可行?”
嚴景文仔細想了一下,發現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只是在定合約的時候,要多著名幾條,只有這裡比較麻煩。索性應了下來:“恩,這個我能做主答應你,還有什麼要求?”
林俊賊兮兮的一笑,伸出兩根手指頭,開口說道:“還有,我要千字貳佰!”
“什麼,千字貳佰,這不可能!”嚴景文一下子從沙發上跳起來,眼睛瞪成銅鈴一樣,說道:“你當自己是金庸、古龍還是梁羽生呢?第一本書就想拿最高稿酬,胃口太大了吧。”
林俊陪笑道:“嚴叔,您先別生氣,聽我說。我知道我一沒名氣,二沒資歷,可是這兩樣真的重要嗎?
也許很重要,名家也有江郎才盡的,寫出那些半紅不火的作品,靠著名氣也一樣可以賣錢,但是更有那一書成名的,從默默無聞,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所以對好的作品,名氣和資歷並不重要,是金子就會發光。”
“哼,你說的不錯,但你把自己比作那些名家大師,口氣也太大了點。我承認你的小說寫得不錯,但你說這本書能讓你一夜成名,怕是有些太想當然了吧?”
嚴景文收起怒氣,口氣卻依然嚴肅,林俊卻知道這不過是在裝腔作勢。他現在有足夠的把握,知道今古傳奇十分想簽下自己這本書,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所以他才敢獅子大開口。
“我自然不敢講自己比作名家大師,但是卻有十足的把握,這本書賣出去必然大火!
如今老掉牙的言情已經有些過時了,而武俠,正因為寫得多了,才失了特色,人們所能想象的江湖中的恩怨情仇,幾乎已經在小說裡面演繹了個遍.
不能找到創新的契機的話,武俠的熱度降下來也是必然的事,而這個時候,正式新題材小說應運而生的時候。”
“都說時勢造英雄,現在的情況就是大家都在期待新的東西出現,你說我在這樣一個契機下,把這本書寫出來,情況會怎麼樣?”
嚴景文聽了眼前一亮,他自然能夠想的出林俊所說的話。而林俊對自己所說的卻是有十足的信心,君不見,前世網路小說興起的時候,《飄渺之旅》這本書開篇文字很生澀,但因為其題材的新穎都被捧上了神壇。
嚴景文其實也知道這樣一本書寫出來,會對整個通俗小說的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說他是開山之作業不為過,而且林俊的文字功底並不青澀,構思也很宏大,看完他的大綱和已經寫出的部分,這本書擁有一切成功的要素,印成實體書也是必然會暢銷的。
所以來之前,他的老闆也吩咐過,哪怕條件再高一些,也要把這本書給簽回去,剛剛假意發火也不過是談判常用的手段而已。
因為林俊是個小孩子,站在編輯社的立場上,自然是能省則省了,他卻沒想到這個小屁孩如此不好對付,索性也就順水推舟,兩人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他還是做出被林俊給說動的樣子,答應了千字貳佰的稿酬。
關於買斷的協議,也一併在這裡談,而不用等著林俊寫完書以後,再訂一份合同,林俊覺得一口氣談妥的好,等簽了合同,也就沒了變數了,遂裝作不好意思的扭捏的問道:“嚴叔,不知道能不能告訴我,你們如今雜志的發行量是多少?”
嚴景文看著他一番表演,有些失笑,今日真是敗給一個小毛孩子了,也沒法置氣只好耐著性子說道:“倒是沒什麼好隱瞞的,如今的發行量是每期八萬冊。主要消耗的是hb省和全國各大城市,其中還要數南方的城市銷量好。”
“才八萬冊,卻是不多啊。”林俊嘴裡嘀咕了一句,然後開口道:“那買斷的條件,我在這裡一併提出來了,到這本書寫完的時候,按上期的發行量為準,如果還是每期八萬冊的話,那就按千字貳佰的價錢買斷,如果超過二十萬冊的話,就按千字四百的價錢買斷,如果發行量超過每期五十萬冊的話,那就按千字八百買斷。”
嚴景文聽著林俊古怪的要求,感到十分的不解,第一條還好理解,相當於寫完書之後,就把未來授權連載的所有稿酬一口氣支付掉,同時連載的版權就歸雜志社的了,到時候就讓雜志社看著辦,他林俊就不管了。
可後面這些個條件,就讓人有些琢磨不透了,看起來倒像是類似於實體書出版的銷售分成,但是他有把握幾個月之後,雜志的發行量會增加嗎?還是說根本就是碰碰運氣而已?
新書上傳,養肥再殺,懇求各位書友收藏,賜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