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然的,這副牌的魅力是無敵的。要知道即使是娛樂相對發達的多的美國,現如今市面上玩得到的棋牌遊戲,除了國際象棋、撲克這些老古董之外,有些花樣的也不過只有大富翁而已,想玩點別的,只能魂鬥羅、俄羅斯方塊,高階點的就上電腦上玩命令與征服……這年代的孩子,哪見過這個呀!
林俊一臉驕傲的下了車,然後不由自主的抬頭看了看劇院幕牆上巨大的,有射燈照明的海報,然後就驚訝的張大了嘴:“我們今天看的演出就是這個?”
朱莉這個時候介面道:“對,沒錯,大河之舞,近兩年世界上最出名的舞臺劇之一,是一隻愛爾蘭的舞團,有人說今年他們能拿到格萊美的最佳舞臺劇的獎項!”
“這麼巧?”林俊心裡暗自咂舌,這一場演出難不成就是上輩子看的紐約版?
上輩子最早接觸大河之舞,就是在電視上看的紐約百老彙劇場的錄影,當時就讓林俊感到印象深刻。
後來成年了,有幸在國內看過一次現場的演出,雖然不管是服裝還是舞臺效果,都比97年的那場錄影要好很多,可是少了科林·唐恩和珍·巴特勒之後,林俊總覺得大河之舞少了許多的魅力,今年的話,科林和珍都還沒有退役,看宣傳海報今天大概就能在現場看到他們本人了……
“大概今天晚上我們是沒有機會想別的事情了。”林俊注視著海報,默默的說道。
司機去了停車場,瑪麗夫人開始招呼一群少年少女們入場,此時距離開演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陸陸續續還有些行色匆匆的觀眾們在尋找著自己的座位。
劇院安排的是二樓的包間,大家坐好之後,整個劇院都在默默的等待演出開始,而朱莉自告奮勇向他們介紹著這出劇目的背景。
愛爾蘭這個歐洲小國沒什麼著名的出産,說道他們舉世聞名的東西,除了踢踏舞,大概只有愛爾蘭共,和軍了。
踢踏舞是愛爾蘭民間傳統舞蹈,二十世紀初的美洲移民時代,大批的愛爾蘭裔青年男女們前往新世界淘金並把這一傳統舞蹈引入北美。
不過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們看來,踢踏舞是低賤的工人們自娛自樂的東西,上不得大雅之堂。
當時的百老彙也有許多小劇場,表演一些滑稽劇的時候,演員們會穿著誇張可笑的服裝,用舒展自由的風格來表演踢踏舞,這種與愛爾蘭踢踏舞一板一眼完全不同的風格,後來成為了美式踢踏舞,只不過它始終上不了什麼臺面就是了。
直到大河之舞橫空出世,用無以倫比的魅力橫掃全世界之後,美國社會的民眾才真正認識到了踢踏舞並不是哪種被曲解之後,用扭曲、誇張和愚蠢的動作來引人發笑的“爛東西”。
從此之後大河之舞成了踢踏舞的代表和關鍵詞,並且成為各國人民瞭解愛爾蘭的一張名片。
林俊此時想起一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這一出舞劇就是最典型的由民族邁向世界的代表。
可笑的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序和資訊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西方的花花世界,漸漸忘記了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轉而去追去那些西方化的東西,並妄圖得到西方人的認同,最後也不過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最後讓外人笑掉大牙……
林俊有些嘆氣,想想後世那些個所謂的第四代第五代電影藝術家們,不惜耗費巨資,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去沖擊奧斯卡、戛納和金球等各大電影獎項,最後不但票房平平,成本都收不回來,甚至還丟人到跑到國外去貽笑大方……
林俊突然回過神來,思維一旦發散,就容易扯遠了。雖然對於某些團體的某些行為,他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也只是旁觀者的風涼話而已,太認真也沒什麼必要,不知不覺的,所有的觀眾都已經入場,劇院的燈光漸漸暗淡,演出就要開始了。
當悠揚的小提起和鏗鏘如鼓點的舞步響起的時候,整個劇院裡的人都被緊緊的吸引住了。
雖然早就看過大河之舞,甚至每一幕的內容都瞭如指掌,下一幕是什麼林俊也一清二楚,這依然不能減少觀演的熱情,近距離欣賞兩位領舞的魅力也果然非凡。
從開場一直到演出結束,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整場演出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心,一幕接著一幕的表演,情節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最後結束之後,演員們一再返場,現場仍然響徹經久不息的掌聲。
離開包間之後,瑪麗夫人的神情依舊顯得有些激動,她說到:“今晚是個神奇的夜晚,無論是舞蹈還是音樂都帶給人們無與倫比的享受。或許我們應該到後臺拜訪一下演員們,不過孩子們現在已經太晚了,這個時間你們應該休息了……”
………………………………………………………………………………………………
ps:沒看過大河之舞的可以去看一看,這個舞團在國內演出過好幾次了,看不到現場的也可以看dvd和網路影片,推薦看97紐約版的,這是最經典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