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 霓虹物語1980(20)

上午上完體育課後,隨著下課鈴聲響起,男生女生們換下運動服。他們還將運動服裝進了專門的袋子裡,扎住袋口——今天都用過了,肯定是要帶回家請媽媽洗乾淨的。

“千秋,你先去吃便當吧,今天我是值日生,得和小杏去還排球。”雅子朝林千秋擺了擺手,她剛剛和體育委員一起收回了同學們領走的排球,都裝進了一個大網兜中。現在運動服還沒換下來,得先去還排球給器材室。

林千秋看她們有些吃力,乾脆上手幫了一把:“我和你們一起吧。”

看到林千秋幫忙,著急去吃便當的幾個男生也不抓緊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過來幫忙。有他們幫忙,雅子和體育委員反而無事可做了——看到林千秋有些沒反應過來的樣子,雅子還忍不住笑來著。

“所以,真的非常受歡迎啊!”圍著窗邊的課桌吃便當時,雅子做了個空夾筷子的手勢,然後又支著下巴說:“不過也不奇怪啊,千秋真的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人,比明星還漂亮——話說,不然千秋你去參加《STAR!誕生》節目吧!怎麼樣、怎麼樣?”

《STAR!誕生》是一檔開始於1971年的選秀節目,至今仍然在播,影響力不俗。這節目很早就捧出了櫻田淳子、森昌子、山口百惠,其中光是一個山口百惠,就足夠林千秋這個華夏人對這個節目保持‘敬意’了。

“做明星不只是要長得漂亮吧?”林千秋輕巧地轉移話題。

她從沒考慮過做明星,因為她很難接受將私人的一切都攤開在公眾面前。這種心態也不是這輩子才有的,上輩子就這樣了。不然她也不會具有一切網紅的素質,還就在網紅孵化公司工作,卻寧願做‘替身’和幕後,也不去做‘錢途’光明的網紅。

要知道,她上輩子雖然沒有這輩子這麼漂亮,誰看都說是美少女,但也一直挺好看的。長大之後尤其被誇有模特氣質,特別有質感,鏡頭裡甚至比現實中更有吸引力!

不過直接說自己不想當、沒想過,就顯得太傲慢了。在少年少女們都十分憧憬‘偶像’的時代,一個具備偶像諸多條件的人開口就說不想當,怎麼說都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居高臨下。

“是啊,一般要有才藝,唱歌、跳舞、表演...當然,更重要的一種明星的光彩吧?這種東西只有專業人員才能看出來。像有時候看節目組選出來的孩子,其實挺普通,但後來經過一番打磨,就有了不輸給其他人的光彩。”雅子果然很快被林千秋轉移了注意力。

兩人吃著便當,聊著最近活動的偶像藝。等到清洗完便當盒,又在操場繞了一圈,下午的課也差不多開始了——不同於國內很重視午休,日本學校中午的時間是很短的。比如說林千秋所在的東海中學,就給半個小時用餐時間,以及20分鐘的餐後休息,只是剛好夠而已。

不過這樣的好處也很明顯,就是在上午第一節課上的很遲,8點50分才開始上的情況下,一天的課程也能早早結束。

初中生一節課是50分鐘,每次課間休息是10分鐘,上午上完4節課就已經12點40分了。而下午是1點半開始上第一節課,只用上兩節課,也就是說下午3點20分就放學了——是的,下午只有兩節課,這也是日本校園社團活動能開展起來的原因,是真的每天有那個時間!

這天木曜日,下午的課是音樂和自習,音樂課先不說,自習課是一週只有一次的。林千秋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學校期間就將今天的作業完成了(今天嚴格意義上只上了國文一門主課,也就只有國文作業,可以說輕鬆至極)。等到放學後,她回到家裡就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的‘備戰中考計劃’。

嗯,她現在沒有參加任何社團,之前初一初二的時候倒是參加過‘文學社’。只是東海中學是一所實在普通的公立中學,唯一拿得出手的社團是田徑社,能在一些比賽中獲得不錯的名次。至於文學社,大家加入之後,也只有每週一次的集體讀書會,以及每個月一篇的讀書筆記顯示其存在感。

所以進入初三後,林千秋就隨大流退部了——多數學生都會在初三、高三這一年退出社團,哪怕是成績很好,自己也擔當主力的社團,也就是延後到第一學期結束(一般他們參加的最後一場重要比賽就在第一學期後的夏天,所以夏天對社團活動,尤其是體育系社團的活動,真是有著非凡意義)。

沒有了社團活動,林千秋3點20放學,3點40不到就到家了。回到家開啟電風扇、倒好冰鎮的大麥茶,將自己初中的所有課本都攤開在書桌上,她就開始考慮複習的事。

她今天白天也不是什麼都沒幹,像最後一節自習課,做完國文作業後,時間還有剩餘,她就開始考慮自己備考複習的事了。當時她就想清楚了,國文、數學、英語、社會、理科五門對成績有要求的科目中,肯定是優先提高國文、數學、英語的。

社會相當於華夏的文綜,理科則相當於理綜,而至少在初中階段,它們的內容教的很淺,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時也不嚴格。這一點從中考要求就能看出來了,基本上各校招生考試都只考國文、數學、英語三門(至少東京地區是如此),甚至一些私立學校連英語也不考呢!

至於社會和理科兩門,所謂的成績,其實完全是平時成績。一般是綜合初中階段所有的重要考試,打一個等級分(滿分5分制)。然後這個等級分又透過換算,可以和其他分數一起組成一個總分(在總分1000分的基礎上,國文、數學、英語考試佔300分,其他主副科則是按照不同比例分剩下700分)。

只是這種‘總分’是公立高中才算的,所以私立高中就不說了,社會和理科的等級分就是個參考。而就算是公立高中,其算總分時的影響因子其實也不大呢。

而國文、數學、英語三門中,過去林千秋最不擔心的是國文。大概是這輩子喜好文學的關係,國文是林千秋最有興趣、上課最認真的課了。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結果就是她的國文成績總能在班級排到前五。

不過,現在恢復上輩子的記憶後,她最不擔心的就成了英語了。雖然總有人說,英語說的流利,表達交流沒問題,不代表參加應試教育的考試也能拿高分。很多人還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呢,結果考做試題錯誤一大堆!

但是,林千秋上輩子的英語,一開始也是應試教育訓練出來的啊。應試教育給她打下了足夠規矩的底子,後來她去留學,又鍛煉出了實戰口語。以她現在的眼光再看過去頭痛的英語課本,一切都簡單過頭了!

她還找了一些英語習題做,果然也是輕輕鬆鬆。

老牌強項國文和新晉強項英語可以先放一放,林千秋決定先解決最為苦手的數學...話說她都有些不懂了,她上輩子的數學可不差啊,這輩子腦子是差不多的,怎麼就沒學好呢?

她覺得有些事就像是扣扣子,第一粒釦子扣對了,後面就好說。反之,第一粒釦子扣錯了,後面可就全錯了。上輩子她真正學數學之前就下棋了,知道她會下棋、天賦好,大家都說她數學一定好。畢竟下棋的人要算力強、空間想象力好,這都是學數學時的優點。

有這樣的‘激勵’在前,林千秋好像自然就學好數學了,即使她的數學也就是普通的好(事實證明,圍棋和數學學習或許有共性,但實際共性也沒那麼多)。而這輩子,好像是小學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糟糕的數學老師,然後就一直學不好數學了.......

這讓林千秋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老師訓練一群小孩子完成一個舞蹈節目,節目很難,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見得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大家都不看好,但結果卻是演出的時候,孩子們完美完成!

大家問到老師有什麼秘訣,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就是‘不要告訴孩子們那很難’。

雖然這個故事來自有名的公知雜誌,在林千秋上輩子那會兒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了。但單就這個故事而言,並沒有任何崇洋媚外、罔顧事實的因素。哪怕這個故事並不真實存在,道理也是那個道理,符合人們的生活經驗。

人能做成什麼,很多時候都到不了看天賦的程度,看的只是認知。如果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能做到的,那就能做成。反之,認為那是很難的事,做不到也沒什麼,結果可能就是真的做不到了。

...胡思亂想著這些,林千秋先將其他課本收起來,只留下了數學。

之後她沒有看最近學的內容,而是從中學第一本數學教材看起——上輩子數學成績雖然不錯,但她那時候都離開學校多久了?數學可以說都還給老師了。而這輩子,數學學的亂七八糟的,有一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凌亂。

所以她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從頭開始,讓自己對中學數學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而不是盲目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