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即使是如同常規生物一般的睡眠,也需要它操控身體裡的靈魂介質,在足夠特殊的組合之下,對身體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這種變化的外層體現,便是“沉睡”。
它利用了目前知道的公式設計並完成了“睡眠”的程式。
它就這麼沉睡下去了。
當小獸再度睜開眼睛時,周圍黑暗的場景發生了全新的變化。
它看到了全新的靈魂繼承物。
與先前的森林不同的是,這些繼承物與那隻飛蛾的關係更加貼近一些。
它們有的長得像是人,有的則是某種怪異的蝙蝠,而更遠處則是多得密密麻麻就連它也無法用創造出來的詞彙描述的繼承物。
透過這次睡眠,它身體固有的一些特性也被進一步啟用了。
就比如,它能清晰地看到並感知到眼前這把白色的剪刀與它身體的密切關聯,彷彿這把剪刀就是它身體的一部分一般。
然後它拿起了那把剪刀。
就像是完成了某種程式的組合拼接一般,它體內的靈魂介質被引導進了剪刀之中。
在剪刀自帶的程式修飾下,它能憑著自己的自主意志釋放出那些被修飾過後的靈魂介質。
於是,它就以眼前的人形繼承物為物件,釋放出了這些靈魂介質。
它們瞬間從剪刀中某個“發射”程式表達出來,形成了在它看到好似波浪一般的縱向粒子群。
那些粒子群顯然被賦予了特殊的性質,即使沒有擊中人形繼承物,粒子群還是在擊中了更遠處的繼承物。
它驚訝地發現那些繼承物被粒子群轟擊成了純粹的靈魂粒子,然後散落到了四周。
小獸覺得,自己當前的認知能力還是不足以讓它更加完整地認識這個世界,包括這些靈魂介質的物理性質。
它總覺得這些介質造成的影響遠不止這些,但它無法識別其他的影響。
或許創造出新的定律之後,就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認知方式了。
自己應該可以看到更多東西才對。
不管怎麼說,眼下,自己應該將眼前的繼承物全都吞噬掉才對。
只有得到更多的靈魂,自己創造出來的定律才能被有效應用。
只是讓它有些納悶的是,這些承載物並不像森林那樣,它們見到自己之後就選擇了逃跑——雖然距離感由於它的感知方式很模糊,所幸它能看到非常遠的承載物。
於是它動用了剪刀,透過大範圍地釋放那些粒子群,就可以將承載物打散成遊離的粒子,自己也能方便吞噬。
它不斷地移動到遊離粒子面前,用自己當前的認知方式無法感知到的方式吞噬那些粒子,而釋放粒子群損失的靈魂介質也能被一同彌補回來。
它不知道周圍是否有什麼阻擋物,在它看來,周圍跟一片平底沒什麼兩樣,所以它就這麼穿過了平底,它的認知能力也無法告訴它周圍究竟是否有什麼東西,自己也無法感知到周圍環境是否發生了變化。
看著這些粒子被它吸收進體內,它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自己……是否也能透過不斷組合這些粒子,來創造一個全新的生命呢?
就在它才冒出這個想法的下一刻,它忽然感知到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那種感覺讓它感到好奇,於是它看了過去。
遠處,一道白色的亮光閃爍著,並且正在慢慢擴大。
它凝視著那道亮光,它知道那亮光是由過量的靈魂粒子組合成的,就和它發光的身體一樣,但要更加強烈。
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