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大臣戰戰兢兢的從蔣太師的隊伍站了出來,唯恐天下不亂:“皇上,這事非同小可,微臣認為不管這事是真是假,只要我們把這巫女抓來審問一下便知。”
他一說完,在他身後的大臣也紛紛附和,那副捕風捉影貪生怕死的嘴臉猶如跳梁小醜般醜陋。
年輕男子瞳孔微縮,嘴角勾起一絲殘忍的微笑,冷意瘮人的眼神掃了那幾個大臣一眼,目光交會間,對方目光閃躲,快速低下頭去,不敢與之對視,那道視線彷彿利劍般可以穿透他們的身體,看得他們心底發怵。
這些人都是有備而來,借題發揮是他們一貫使用的手段,好引起眾人的慌亂讓皇上起疑。這些人是什麼嘴臉,他早已看透,這麼多年同朝為官,盡管知道這些人背地裡搞一些小動作,但只要不傷大雅便不會刻意為難,大家也就這麼相安無事的各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而現在,有了一個這麼好的藉口,顯然有些人已經在暗處蠢蠢欲動,等不及要出來反咬他一口,剛才那番話,他自然知道是有人在背後唆使,否則一個外人怎麼可能會這麼清楚他們暗衛已經接手的案件內容。
紅宰相不滿何大人無中生有的說法,他站出來提出抗議:“啟稟皇上,微臣認為何大人所說乃是無稽之談,梅玲小姐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而且眾所周知,她也是大文豪尉遲家族的旁系親族,這樣身份貴重的人,又怎會是何大人口中會那種會使用邪術的女子呢!”
緊接著九王爺也站了出來:“臣弟附議,宰相說的沒錯,本王跟她接觸過,是個善良單純的孩子,還請皇上明察秋毫。”
皇上俯首點頭:“太後壽宴那天,朕也見過那孩子一面,看著挺面善。”
其他大臣見皇上已經替南宮心宿解圍,混跡官場多年的他們個個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就算他們都好奇事情的真相也不敢直接表現出來。
然而,南宮心宿並沒有因此而鬆口氣,他很清楚,對方刻意挑起爭端就不會這麼輕易罷手,他在等魚兒上鈎露出原形。
要比耐心,他自當奉陪。
這時,蔣太師跨步而出,義正言辭的說道:“微臣認為皇上所言極是,那孩子看著挺和善的,實在是無法將她與心術不正的人聯想在一起,這其中應該是有什麼誤會才是,切勿因為一些片面的流言就冤枉了那孩子。”
這話一出,引來了少數人的附和,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南宮心宿聽到這番話後,視線落在蔣太師身上,眼底劃過一抹異色,他眉宇微蹙,蔣太師的表現跟他們所預想的有點不一樣,這個時候,他竟沒有落井下石,難道是他們推論出錯了?
對此,南宮心宿沒有表現的很明顯,心裡存了疑慮,想著是不是哪裡出了差錯?
皇上沉思片刻,最後還是把話語權交到南宮心宿手上:“愛卿,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文武百官的視線隨著皇上的話語落下,都望了過來,身為事件核心人物的男子卻是沉默一語不發,他們都知道男子性格向來清冷,也比較寡言少語,但現在好歹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他身上,至少應該有個反應才對。
見皇上已經發話,南宮心宿知道這件事情遲早都要做一個了斷,而且他覺得也該讓皇上知道梅玲的真實身份,只要皇上站在他們這邊,其他都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他選擇了推脫,那勢必會引起其他人的猜疑,擴大梅玲身上的疑點。
就在眾人都以為南宮心宿會毫不猶豫拒絕這個要求時,卻見他目光坦蕩,不慌不忙的說了一句:“真金不怕火煉,既然有人對此事感到疑惑,微臣也不願皇上為難,一切聽從皇上安排。”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所有的危機亦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