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朝廷缺錢的窘境。
老朱還沒回過神來,就聽到黃軒繼續說道:“現在應該是洪武十二年了吧,寶鈔已經發行四年了,先不說市面上有不有假鈔,朱大叔你可隨便派個人去打聽打聽,百姓對寶鈔是什麼態度?”
“恐怕十個有八個都認銅錢而不認寶鈔吧。”
“哦?黃兄弟,這是為何?”
老朱沒開口,倒是朱標開口詢問。
朱元璋面露尷尬之色,大明寶鈔的事,他怎麼不知道?
明史上可記得清清楚楚的。
自己在位時,大明寶鈔還能再世面上流通,等老四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廢除了大明寶鈔。
也不是說老四忤逆自己,而是那時的大明寶鈔……,跟廢紙沒什麼區別了。
大明寶鈔是自己想破腦袋才想出來的東西,為什麼百姓就不喜歡用呢!
黃軒看著老朱,小心翼翼的說道:“這就要怪朱大叔了。”
“朝廷缺多少錢就印多少錢,甚至有時候朝廷缺一萬兩銀子的空缺,寶鈔局會印出兩萬、三萬、五萬的寶鈔。”
“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寶鈔流入市場,會給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老朱老臉一紅。
那明史上的確寫了寶鈔不被百姓喜歡,賤如廢紙,最後被廢除,但沒寫為什麼會變成一文不值的原因啊。
沉默片刻,老朱開口問道:“那……,咱發行寶鈔,真的錯了嗎?”
黃軒搖了搖頭,從屁股兜裡掏出一個兩張紅票子,放在茶几上:“發行紙鈔,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的產物。”
“所以,朱大叔,你發行紙鈔的思路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只是,朱大叔你只顧著發行寶鈔,卻沒把其他問題考慮進去,例如,朝廷的信譽。”
“朝廷信譽?”朱元璋眉頭緊皺。
這詞,他又是第一次聽說。
黃軒點了點頭:“對啊,說朝廷信譽沒問題,說成國家信譽也沒問題。”
“百姓為什麼要使用朝廷發行的紙幣,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就是相信朝廷不會坑害老百姓。”
“但是,朱大叔你只顧著瘋狂印寶鈔,卻沒想過寶鈔多了會變成什麼樣,也沒想過破損爛掉的寶鈔該怎麼處理,更沒想過怎樣才能讓百姓放心大膽的使用寶鈔。”
老朱聽聞,默不作聲。
寶鈔就是錢,錢還能變成什麼樣?隨便它怎麼變,他還是寶鈔,還是錢。
黃軒見老朱好像聽得不是很明白,只得舉例:“比如這茶几上的兩百元錢就是大明發行的寶鈔。”
“你看它現在是嶄新的,除了中間一道摺痕以外,沒有一點點破損吧。”
老朱跟朱標兩人點了點頭。
黃軒摸了摸口袋,想要找一張舊錢,奈何現在都是電子支付,身上很少放現金,只得說道:“當這兩百塊錢在市面上流通一段時間後,它就會變舊,如果有人不小心,把它弄破了,或者撕成兩半了。”
“那這錢,拿出去賣東西,別人還會要嗎?”
朱元璋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錢都被撕成兩半了,誰還要這破錢?
(感謝讀者大大:喜歡丁香樹的修羅塔,打賞!小作者在此跪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