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已經爆發,現在叫停顯然晚了。
在特魯尼等待訊息的時候,五角大樓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作戰計劃。
其實,這個時候,花旗軍方已經做出了一個大致判斷,即波斯獲得的先進雷達全部署在首都附近,因為三架被擊落的b2a都是去轟炸波斯首都附近的軍事目標,而且都是在進入首都防空圈之後遭到攻擊。當時,去轟炸波斯腹地軍事目標的兩架b2a都順利投彈,而且沒有受到嚴重威脅,去轟炸波斯沿海目標的三架b2a全都完成任務,同樣沒有受到嚴重的威脅。雖然暫時還不清楚轟炸的結果,但是很明顯,能夠b2a構成威脅的防空系統部署在波斯首都附近。
顯然,在搞清楚情況之前,肯定不能繼續轟炸波斯首都了。
為此,五角大樓撤消了針對波斯首都的第二輪打擊行動,改為重點轟炸波斯沿海地區的目標,特別是幾座港口。
當然,計劃早就制訂好了,需要的只是執行。
其實,在三架b2a被擊落前,部署在沙地國與酋長國的花旗作戰飛機已經升空,總共兩百多架,包括二十架負責奪取制空權的f22a,七十二架負責“踢門”的f35a,以及為這些戰鬥機提供支援的三架e3g預警機、四架ec135電子偵察機、兩架e8c聯合打擊指揮機,此外還有十二架kc10將在打擊機群出發之後升空。與此同時,部署在迪戈加西亞的十二架b52g也已升空。在打擊機群摧毀了波斯的防空網之後,這些轟炸機將用巡航導彈攻擊波斯腹地的重要軍事目標。在沙地國與酋長國的空軍基地裡,還有一百多架f15e等戰鬥機正在為升空做準備。它們將充當第二梯隊,也就是在f22a奪取了制空權之後,負責摧毀次要目標。
必須承認,花旗空軍的打擊能力絕對是世界第一,比華夏空軍強多了。
只是第一輪打擊,花旗空軍就鎖定了兩百多個高價值戰略目標,出動了近百架隱身戰鬥機。別說波斯只是一箇中等國家,哪怕是華夏這樣的大國,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也會遭受重創。
當然,有所防備的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花旗空軍的打擊力量也算不上完美,欠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即ea18g那樣的電子攻擊機。
在ef111退役之後,花旗空軍再也沒有發展過專門的電子攻擊機,反到是花旗海軍一直在發展電子攻擊機,在ea6b之後是ea18g,沒有斷代。事實上,在過去的好幾次衝突當中,花旗空軍不得不向海軍求助,即由海軍出動電子攻擊機為空軍的戰鬥機護航,執行防空壓制任務。
其實,花旗空軍不是不知道電子攻擊機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要電子攻擊機,而是沒有那麼多的經費。按照規劃,f35a將扮演“野鼬鼠”的角色,即在必要的時候執行防空壓制任務。受到軍費限制,花旗空軍一直沒研製專用電子攻擊機,始終由其他多用途戰鬥機來執行壓制任務。
在對付幾乎沒有防空力量的弱小對手的時候,這個問題並不突出。
再說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向海軍求援。
問題是,在面對擁有強大防空力量的對手時,缺乏電子攻擊機的問題就十分嚴重。更要命的是,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還在大洋上疾馳,最快也要二十四小時之後才能出動ea18g執行作戰任務。也就是說,在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到達之前,花旗空軍只能依靠並不擅長執行壓制任務的f35a去對付波斯的防空系統。
在第一輪打擊中出動的七十二架f35a有一大半的打擊目標是防空陣地。
當然,花旗空軍也捨得投入。
為了掩護這四十八架f35a,花旗空軍不但動用了二十架f22a奪取制空權,還派出了四架大型電子戰機與兩架聯合打擊指揮機。在作戰中,ec135將對波斯防空部隊的雷達進行干擾,然後由e8c引導f35a機群發起攻擊。因為e8c的對地探測距離超過三百五十千米,所以不管波斯空軍的防空雷達有沒有開機都會被發現,然後被f35a投下的精確制導彈藥摧毀。有ec135在,就算波斯的防空雷達開機也會受到干擾,不但發現不了敵機,還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問題是,只是為了對付波斯的防空系統,花旗空軍就動用了四十八架f35a。
這個投入,顯然不算小,作戰效率也就高不到哪裡去。
雖然要同時對付霍梅尼港、布什爾港與阿巴斯港附近的防空陣地,作戰任務很重,但是用電子攻擊機,最多隻需要十二架。也就是說,在出動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另外三十六架戰鬥機可以被派去執行其他任務。
當然,花旗空軍也不是很在乎作戰效率。
只要能夠一舉摧毀波斯的防空系統,接下來就能讓f15e與f16cd等不具備隱身能力的戰鬥機投入戰鬥。隨著大批攻擊能力更強,準確說是載彈能力更強,出動一次能夠打擊更多目標的第三代戰鬥機參戰,作戰效率顯然不是問題。哪怕打擊效率不夠高,最多也只是多花點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知道,在喪失了防空能力之後,波斯軍隊就只能任由花旗空軍宰割。
其實,在這個時候,特魯尼仍然能夠叫停。
根據克雷格的回憶,在空軍的戰術航空兵出動的時候,特魯尼確實猶豫過,想過終止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