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時候,大漢與匈奴的戰爭已經讓這個國家疲憊不堪,劉徹也在這場耗時綿長的戰爭中,慢慢老去,雄心壯志不減,奈何身體不濟了。
阿嬌將張騫出塞提前了好多年,更是讓劉徹提前認知了世界,讓大漢的冶鐵工藝足足進步了數百年,她不知道自己的這些舉措,到最後會將大漢帶向什麼方向。
但是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大漢——這個全世界最樸實,最智慧的種族,不應該別那些野蠻文明一次一次的沖擊。
長門鎮的鮮血,讓阿嬌毅然的放棄了於劉徹兒女私情的怨念,她要幫助劉徹為大漢子民,為炎黃子孫豎起漢人的尊嚴和脊樑。
看著劉徹君臣如此激動,阿嬌不由的也熱血上湧“此去西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更要準備充分,且待我為你準備一番,再行出發!”
三日後。
渭水河畔,張騫帶著劉徹與大月氏國的國書為幌子,持大漢上國符節,西行,同行100多名隨行人員,阿嬌將匈奴家僕甘父送給他為向導,開始了大漢人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的征途。
劉徹望著張騫西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道:“子文,此去無名,待你返回長安之日,朕必以國禮相迎!”
阿嬌的眼角也有些濕潤,這就是大漢的真正的臣子,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甘願走向未知,這個出趟遠門都有可能是天人永隔的時代,更別說是遠行探險了。
這路上的雨雪風霜,路上的兵災人禍,路上的艱難險阻,就不用再一一描述了。
片刻後阿嬌收斂心神道:“回去吧!張騫不會叫你失望的!”
劉徹點點頭,伴著阿嬌回轉,劉徹欲言又止了半晌道:“阿嬌姐,你……為何突然對衛子夫那麼好?”
阿嬌瞥了他一眼道:“未央宮的條件,如何能保證她們母子的夥食?母親尚不能飽食,讓腹中的孩子怎麼辦?”
劉徹心情大好,趁機拍馬屁道:“嗯,阿嬌姐向來善良,子夫確實應該感激你……”
阿嬌譏笑道:“呵呵,你以為我那麼好心?你想多了,是去病兒央求我的,若不是看在去病兒的面子上,我才懶得管呢!
去病兒是他們姐弟一手拉扯大的,我這是替去病兒還他們的恩情!”
劉徹一怔,隨後臉色難看起來:“你對這個弟子倒是偏愛啊!一個毛頭小子而已,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醋味十足的樣子,讓阿嬌心情也好了幾分。
劉徹不想再給自己找罪受,岔開話題,揶揄道:“對了,聽說太尉,給你的那三千羽林軍你不是很滿意啊!要不,我……”
“誰說的?怎麼不滿意,滿意!太尉大人還真是深得我心,知道我不喜歡那些爛七八糟的事情,早早的就將那些亂七八糟的人給我剔除出去了,剩下的全部都是普通人家的忠烈之後,居然沒有一個是勳貴子弟的,你說這樣的好事到哪兒找去?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訓練處真正的強軍來!”
看著阿嬌自信滿滿的樣子,劉徹不禁好奇,他可是知道的,哪一支羽林軍可是被篩選了一遍又一遍的,良莠不齊,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羸弱。
他又看了半天,這才能確定阿嬌是真的很滿意,而不是撒謊,頓時對阿嬌的訓練之法越發好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