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hhq21就是為了剋制超音速反艦導彈而生的。
可以說,這也是華夏海軍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經驗。別忘了,在衝突中,東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海艦隊沒有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有效手段,才讓多艘戰艦遭到重創。
很快,北面的海天線上發生了近十次爆炸。
離得很遠,只能看到爆炸產生的硝煙。
“擊落了多少?”
“九枚。”
韓正熙的眉頭跳了幾下,也站了起來。
一打一的情況下,hhq21對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命中率不到百分之六十,明顯低於測試成績。
顯然,這也證明測試當不得真。
剩下的反艦導彈已經逼近,沒有繼續使用hhq21的必要了。主要就是,hhq21太過昂貴,海軍採購的單價超過了hhq9,僅次與hhq20。要知道,hhq21只是中程導彈,而另外兩種是區域防空導彈。導致價格昂貴的原因其實就是導引頭,僅僅是aesa彈載雷達的採購價格就佔到了總價格的四分之一。
如此昂貴的導彈,華夏海軍買不了多少,至今也就只是用在055型驅逐艦上。
當然,便宜的導彈也有。
緊接著投入戰鬥的是安裝在直升機機庫頂部的hhq10近程導彈。
這種導彈由發射箱裝載與發射,而且055型配備的是最大規格,即二十一枚。雖然使用發射箱,讓導彈只能應付一個方向上的威脅,轉到另外一個方向上需要耗費時間,但是免去了垂直髮射之後轉向的時間,因此在對付已經逼近的反艦導彈的時候,傾斜發射方式反到更加理想。
短短几秒鐘之內,就有十四枚hhq10被髮射了出去。
做為戰艦的最後防禦手段之一,發射速度極為重要,hhq10達到了每秒兩枚,而且可以一口氣把所有導彈全都發射出去。
當然,對付七枚反艦導彈,十四枚hhq10就足夠了。
做為主要用來對付反艦導彈的點防空導彈,hhq10在反應速度、發射頻率、飛行速度與命中率等方面都很不錯。在衝突中,hhq10的效能已經由實踐加以證明,問題同樣暴露了出來。
最大的問題,就是威力。
對付像yj83這類只有幾百千克的亞音速反艦導彈,hhq10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可是在面對像yj12這類重達數噸、末段質量也在一噸以上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時候,就不是那麼有力了。雖然採用直接碰撞毀傷方式,能夠有效的解決導彈戰鬥部偏小的問題,但是在如此小的導彈上安裝精度高到能直接命中目標的引導裝置,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很難在短期內取得突破。同樣的問題,在花旗的“拉姆”導彈上也有,而且花旗至今都沒有研製出直接碰撞毀傷目標的“拉姆”導彈。正是如此,花旗海軍依然保留了“密集陣”近防炮,而且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
華夏海軍也一樣,在為各型戰艦配備hhq10的同時,保留了近防炮,而且在衝突之後統一升級為1130型。
當然,用在055型驅逐艦上的是1130改進型。
十四枚hhq10全部命中,不過只擊落了四枚來襲導彈,準確的說是有三枚反艦導彈在被hhq10擊中之後沒有墜落。
此時,這些反艦導彈距離“新”號也就只有幾千米。
以反艦導彈高達二點五馬赫的速度,大概十秒鐘之後就將“擊中”戰艦。
沒等韓正熙下令,也用不著任何人下達命令,安裝在“新”號艦橋前方的平臺上,已經處於戰備狀態的1130速射炮就噴出了火舌。
司令艦橋就在速射炮的後上方,隔得非常近,那震耳欲聾的炮聲讓人毛骨悚然。
如果這是一場戰鬥,1130的炮聲意味著生死攸關的時刻即將到來。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