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華夏威武”。
沒錯,只是四個字。
這四個字,成了當年排名第一的網路熱詞。
當然,瀏覽這段影片的不止是華夏的網民。
數個月後,遠航艦隊還沒有返回母港,沙地國王儲就飛到了華夏首都,當面向趙耀國提出採購055型驅逐艦。當然,對這個中東大土豪來說,價格不是問題。按照沙地國王儲當時所說,只要華夏願賣,沙地國可以拿三百億綠幣購買四艘,還會考慮連帶採購一批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
顯然,沙地國確實夠豪,七十五億綠幣足夠買下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了。
只是,055型驅逐艦與j20a一樣,現在還是非賣品。
再說了,沙地國海軍也就在紅海與波斯灣活動,根本用不著055型這種排水量上萬噸的大型戰艦。
在與沙地國王儲接觸的時候,國防部長彭建軍就表示,如果沙地國願意出錢,華夏可以根據沙地國的實際需要,用055型驅逐艦的先進技術為其設計一種戰艦,畢竟這麼做更加實惠。
問題是,土豪要的顯然不是實惠。
在經過幾輪談判之後,沙地國跟華夏簽署了一份總價值三百七十億綠幣的軍貿合同,其中一百八十億用來購買由華夏設計建造的六艘“麥地那”級大型護衛艦,另外一百九十億用於採購包括坦克、自行火炮在內的地面裝備。所謂的“麥地那”級,其實就是054b型護衛艦的改進型,準確說是豪配型。
要知道,華夏海軍訂購的054b型的造價不過三十億華元,不到五億綠幣,而沙地國購買的“麥地那”級高達三十億綠幣。很簡單,沙地國把華夏能提供的所有先進裝備全都塞到了這種護衛艦上。縮小版的第三代“神盾”雷達,hhq20區域防空導彈、hhq21中程防空導彈、hhq10點防空導彈、1130改進型速射炮、分散式光電觀察瞄準系統、z20h反潛直升機、yj12反艦導彈等等。用形容土豪的話來說,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反正沙地國最不缺的就是錢。
更土豪的是,六艘“麥地那”級全在華夏建造。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沙地國花三百多億綠幣到華夏採購軍火,也可以說是在向華夏交“保護費”。
透過軍火貿易加強與華夏的關係,讓華夏在中東地區發揮一定的影響力,起到均衡中東局勢的作用,才是沙地國想要得到的東西。別忘了,波斯與沙地國相互仇視,而波斯已經在軍火貿易上倒向華夏。如果沙地國不趕緊有所表示,那麼波斯必然會利用軍火貿易帶來的影響加強與華夏的關係。等到波斯成為華夏在中東地區的最大軍火買家,那麼華夏的中東政策必然會傾向於維護波斯利益。等到那個時候再來跟華夏交好,等於亡羊補牢,效果顯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在沙地國之後,酋長國等幾個中東土豪也紛紛效仿,花重金從華夏購買先進武器。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這次演習產生的最大影響,其實是迫使花旗海軍立即啟動ddgx專案,著手研製取代“伯克”級的大型防空驅逐艦。雖然到最後,該專案演變為cgx,即升級為防空巡洋艦,但是在根本上,依然是“朱姆沃爾特”級欠缺防空能力,無法滿足未來作戰需求。至於“伯克”級,其第三批次已經挖光改進潛力,繼續改進不但耗費巨大,而且成效甚微。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華夏與花旗的海軍軍備競賽由此開始。
在此之前,一直是華夏在彌補海上力量的短板,而且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華夏海軍的重點任務依然是彌補能力上的差距,不管是建造更多的055型驅逐艦,還是003型航母建成服役,其實都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而進行的必要擴充,與軍備競賽沒任何關係。花旗海軍啟動ddgx專案有明確的針對性,即超越055型,而且這是花旗海軍第一個針對華夏海軍的軍備專案,具有競爭的本質,更是花旗第一次在海軍軍備專案上落後,因此被認為是花旗跟華夏進行海軍軍備競賽之始。
由一種驅逐艦,而不是稱霸海洋的航母挑起軍備競賽,也算是史無前例。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