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不過,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f15c,而是俗稱“金鷹”的f15c的終極改進型。十多年前,在f22a正式服役之前,“金鷹”號稱全球最強戰鬥機,把歐洲的“雙風”,即高盧的“陣風”與歐洲聯合研製的“颱風”都比了下去。在花旗與白象的聯合軍演中,更是把伊萬國出售給白象的,號稱當時最強“側衛”的su30ki揍得體無完膚。因為f22a的數量實在是太少,所以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花旗挑選出了兩百多架狀態良好的f15c按照“金鷹”的標準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有兩點,一是換上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二是安裝包括aesa雷達在內的全新電子裝置。隨著f22a陸續服役,加上重新開啟了生產線,現在還在花旗空軍服役的f15c全是“金鷹”。
當然,這些戰鬥機很快就會退役,或者轉手賣給其他國家。
東海衝突已經證明,即便是最強的第三代戰鬥機也絕對不是四代機的對手。在扶桑空中自衛隊中,就有一批按照“金鷹”標準進行改進的f15j,可是在j20a面前依然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此外,華夏海航的j11c在效能上並不比“金鷹”差,同樣配備了aesa雷達與大推力發動機,可是在勢均力敵的空戰中連f35a都打不過,更別說是f22a。花旗空軍花大價錢改進f15c,除了當時服役的f22a太少之外,還主要是為了養活軍火企業,讓生產這種戰鬥機的波音公司能夠繼續維持下去。隨著重新啟動f22a的生產線,花旗空軍顯然沒有理由繼續保持f15c機群。事實上,因為機體太過老久,f15c的維護費用暴漲,維持下去的成本並不比採購f22a替換便宜多少。
只不過,英立言他們要試探的不是“金鷹”的效能,而是那架e3預警機。
衝突已經證明,扶桑空中自衛隊的e767對j20a的探測距離極為有限。雖然這種預警機的雷達來自花旗空軍的e3c,而且在某些方面還更加先進,比如配備的計算機就有更快的運算速度,但是在服役之後,e767就沒有改進過,甚至連雷達控制系統的軟體都沒有過。在這十多年裡,花旗空軍e3一直在改進,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顯然能大幅度提高e3的效能。更何況,花旗空軍最先獲得隱身戰鬥機,也最早開始研製探測隱身飛機的技術。如果花旗空軍在該領域已經有所突破,就肯定會用在e3上,因此弄清楚e3對隱身戰鬥機的探測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軍事價值。
在兩架j20c的南面,兩架jd15b已經開始對e3進行干擾。
jd15b其實就是海軍艦載版的j16dg,同樣是雙座型,只是機體有所差別,搭載的電子戰裝置完全一樣。j16dg已經在衝突中證明,其電子戰裝置能夠對e767進行有效干擾,大幅度縮短e767對隱身戰鬥機的探測距離。如果應用得當,j16dg還能在短時間內癱瘓e767的雷達。
那麼,e3是不是一樣呢?
隨著電子攻擊機發威,那架e3立即轉向。幾乎同時,伴隨護航的兩架f15c朝電子攻擊機撲了過去。
當然,隔著兩百多千米,f15c暫時威脅不到jd15b。
英立言沒有轉向,他們的任務就是測試e3的探測能力,也就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朝花旗預警機逼近。
只是,好景不長。
在距離e3大概還有一百五十千米的時候,那兩架f15c轉向朝j20c這邊飛來,同時開始加速。
顯然,這是在為發射導彈做準備。
英立言沒有遲疑,立即轉向規避。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兩架f15c知道他們的規避方向,也跟著轉向。
很明顯,在受到電磁干擾的時候,e3對j20c的迎頭探測距離都有一百五十千米,而且是採用廣域搜尋模式。如果沒有受到電磁干擾,而且把雷達波集中到某個方向上,那麼對j20a的探測距離肯定會更遠,至少能有兩百千米,或許能達到二百五十千米,e3的探測能力明顯在e767之上。
很快,那兩架f15c就逼近了。
大概是首次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看到j20c戰鬥機,兩架f15c的飛行員很驚奇,靠得特別近。
當然,這也是為了阻止j20c繼續朝預警機逼近。
問題是,掩護e3的只有兩架f15c,而在南面一百多千米外,還有兩架j20c在朝預警機飛去。
顯然,附近基地裡的花旗空軍官兵有得忙了。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