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三郎並不笨,非常清楚特魯尼的意思,即到了該說結束的時候了。
只不過,其他內閣成員關注的並不是特魯尼的委婉警告,而是做出的保證,即花旗會在扶桑本土遭到打擊之後出兵參戰。
對於那些不肯承認的主戰派,特別是村上雅智與小早田秀吉來說,特魯尼的保證無疑是救命的稻草。很簡單,扶桑已經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能力,哪怕獲得了花旗援助的幾十架戰鬥機,也無法扭轉戰場局面。唯一能反敗為勝的就是花旗出兵參戰,而特魯尼的保證,等於在給扶桑兜底。
至少在主戰派看來,花旗參戰已成定局。
宮本三郎沒犯糊塗,在他的堅持下,內閣透過了繼續進行外交努力的決議,即讓在花旗的外務大臣跟華夏的外交官員接觸,提出停火談判條件。如果華夏接受了這些條件,那就進行停火談判。如果華夏不願意接受,那麼在得到了花旗提供的援助後,就立即對華夏進行報復打擊。
按照計劃,花旗提供的第一批二十架f35a將在下午交付給扶桑空中自衛隊,第二批二十架f35a也能在稍微晚一點的時候到達扶桑本土基地。如果有需要,花旗還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交付一批f22a戰鬥機。當然,前提是扶桑當局在此之前支付購買這些戰鬥機所需的一百多億綠幣。
留給雙方外交官的時間,已經不到二十個小時了。
別忘了,華夏早已透過花旗向扶桑下達最後通牒,離最後停火期限還有十八個小時。
只是,雙方的外交官似乎都不太積極。
王學熾仍然在聯合國,參加了幾次由聯合國秘書長髮起的會議。期間,他還多次會見了花旗國務卿。
田中俊在花旗首都,雖然跟華夏駐花旗大使田地見過兩次,但是什麼都沒談。
雙方所做的,都是在宣告自己的立場。
在聯合國的會議上,王學熾一直在強調華夏的受害國身份,而且反覆提到早就提出來的停火期限,敦促扶桑當局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來結束這場本來不應該發生的衝突,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當然,田中俊也在不同的場合強調扶桑才是衝突的受害者。只不過,他所能提到的也只有第三護衛群遭到潛艇伏擊,特別是“霧雨”號在扶桑領海內遭到魚雷攻擊,以此指責華夏擴大沖突範圍。
到了當天下午,準確的說是花旗東部時間的深夜,花旗國務卿終於坐不住了,正式出面照會華夏與扶桑外交人員,敦促雙方儘快停火,並且在實現了停火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結束衝突的談判。
隨著花旗國務卿出面,其他國家的外交官員也紛紛出面表態。當然,緊隨其後的是安理會的另外三個常任理事國。接下來,西方七國集團的成員國,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國,以及眾多跟華夏與扶桑關係密切的國家先後發表外交宣告,異口同聲的提出首先實現停火,再進行停戰談判。
顯然,到這個時候,連白痴都看得出來,如果局勢得不到遏制,這場衝突就很有可能演變成戰爭。
關鍵就是,扶桑當局堅持“霧雨”號是在領海內遭到攻擊,而華夏當局堅持是扶桑策劃與製造了這起衝突。先不說誰對誰錯,只是雙方各自堅持的理由都具備讓衝突升級為戰爭的法理依據。
那麼,衝突會演變為戰爭嗎?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