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懲罰之要

正是如此巨大的賠償,讓談判變得極為艱難。

華夏堅持要求扶桑進行賠償,用王學熾外長的話來說。數十年前,在與扶桑恢復外交關係的時候,華夏領導人本著兩國世代修好的美好願望,放棄了扶桑的戰爭賠款,結果卻事與願違。如果不能讓扶桑上下認識到發動戰爭要承擔的責任,那麼誰能保證幾十年後,類似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在衝突結束之後,要求扶桑提供賠償,不只是華夏的權力,更是對好戰者的懲罰。哪怕最終承受懲罰的是扶桑的平民,但是透過懲罰,至少能讓每一個扶桑人在行使手裡的權力,也就是選舉權的時候能夠做出慎重的決定,選出能夠帶領扶桑在和平發展道路上前進的領導人。

最初的時候,扶桑當局堅決拒絕進行賠償。理由也很簡單,既然已經確認是由個人行為引發的衝突,那麼扶桑當局所能承擔的就只是民事責任,而且扶桑也願意為華夏遭受的非軍事損失提供賠償。至於由衝突導致的損失,不在民事賠償範圍之內,而且雙方在決策階段都有責任,因此華夏沒理由要求扶桑進行單方面賠償。此外,雙方都沒有向對方宣戰,衝突沒有演變成為戰爭,所以不存在戰爭賠償的說法。

因為這個巨大的分歧,談判數次終止。

僵持了三個月,扶桑當局終於堅持不住了。

很簡單,隨著大選開始,如果與華夏的停火談判沒有取得關鍵進展,山口友雄未必能夠成為下一任首相。

在扶桑做出了讓步,表示願意就賠償進行談判之後,華夏也做出了讓步。

以當時的情況,華夏當局也不希望等到扶桑新政府成立之後再進行談判,畢竟山口友雄還算得上可以談的物件。要是來一個不那麼願意談判的首相,就算局勢不會失去控制,談判也會拖延下去,最後很有可能無果而終。如果由此導致與扶桑的關係沒能正常化,那麼遭受的損失就不是賠償能彌補的了。

在進行了幾輪艱難的談判之後,雙方最終就賠償達成協議。扶桑以民事賠償為名,透過減免華夏企業與商品進入扶桑市場的關稅,在未來二十年之內,向華夏支付總額不低於五千億華元、不高於六千億華元的賠款。做為對等條件,華夏將放棄戰爭賠償要求,並且不得提出其他民事賠償。

這麼做,顯然是為了保全扶桑內閣的面子。

要扶桑一次拿出幾千億華元,顯然是不大現實的事情,而分成二十年,那麼每年賠償的金額都不會太多。關鍵就是,扶桑是拿關稅進行賠償,不用直接支付賠款,至少能給國民一個交代。

當時,在很多人看來,最麻煩的肯定是第三個問題。

只是,雙方沒有花多少時間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辦法很簡單,維持現狀。

在扶桑當局承諾全面停止在東海的軍事行動後,華夏當局也做出保證,即不會改變現有局面,並且在正式簽署停火協議之後的一週之內,撤走全部軍事力量。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王學熾堅持要把該問題一併進行談判,但是在跟扶桑多次接觸無果之後,趙耀國降低了要求,即只要扶桑保證不再向存在爭議的地區派遣包括海警巡邏艦在內的防衛力量,相關糾紛就可以另外進行談判。山口友雄做出了保證,也同時提出儘快就相關問題展開談判。

因為成功結束與華夏的衝突,所以在談判期間舉行的大選中,山口友雄獲得了多數議員支援,成為扶桑首相。

此後,雙方正式簽署了停火協議。

在協議正式生效後的第七天,最後一批華夏軍人撤離。在撤走前,他們拆掉了導航燈塔,還建造了一座紀念碑,以此紀念在戰鬥中犧牲的將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