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輪演習中,遠航艦隊依然扮演假想敵,只是演習方案變成了波斯海軍與空軍阻敵於國門之外。
顯然,遠航艦隊扮演的依然是花旗海軍的航母戰鬥群。
第一階段,波斯空軍擔綱。
大概是為了挽回一點面子,波斯空軍沒有提前把演習預案交給裁判組,而且沒有就兵力投入做出明確說明。嚴格的講,這已經違背了演習的基本原則,因為裁判組只有在獲得了雙方提交的演習預案之後才能夠根據情況做出裁決。只不過,童興武完全無所謂,表示讓波斯空軍儘管放馬過來。
至於結果,顯然沒有什麼好說的。
在持續了一整天的對抗中,波斯空軍可以說是傾巢而出,把能夠出動的戰鬥機全都派了出去。遠航艦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平均每架艦載戰鬥機出動了三個架次,艦載預警機更是忙得馬不停蹄。結果卻一邊倒,即波斯空軍在付出了差不多兩百架作戰飛機被“擊落”的慘痛代價後,卻沒有能夠突破遠航艦隊的外圍防空圈。雖然在兩次突襲當中,裁判組認定波斯空軍的戰鬥機在被“擊落”之前投射了攜帶的反艦導彈,但是最終卻判定,這些反艦導彈沒有一枚“擊中”遠航艦隊戰艦,全部被攔截了下來。裁判組做出這一裁決的最大理由,就是遠航艦隊有兩艘055型驅逐艦。
顯然,裁判組的裁決讓波斯空軍極為不滿。
只是,有之前鬧出的事情,所以波斯當局強力彈壓了空軍的不滿情緒,承認裁判組的裁決沒有偏袒遠航艦隊。別忘了,波斯空軍沒有提交演習預案已經違規,遠航艦隊沒有拿次說事,已經很給面子了。再說了,波斯空軍傾巢而出,卻被只有兩個大隊的艦載航空兵打得落花流水,哪有臉去爭輸贏?
用波斯總統的話來說,如果連承認失敗的勇氣都沒有,又如何彌補自身的弱點?
與華夏遠航艦隊進行高強度對抗演習,就是為了找出波斯國防力量的缺陷,為今後的國防建設找準方向。問題肯定存在,那麼在問題暴露出來後所要做的,就不是保面子,而是想辦法解決。
為此,波斯總統親自出面干涉,還下令取消了第二階段的演習。
按照安排,第二階段的演習將由遠航艦隊分出一半的艦載航空兵協助波斯空軍,模擬對遠航艦隊發起攻擊。
在向童興武解釋的時候,波斯總統只說了一句:丟不起這個人。
當然,這不是原話,不過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第二階段取消,所以直接進入了第三階段。
這個時候,演習第三方,伊萬國空軍粉墨登場。
其實,在協商階段,華夏軍方一直反對讓伊萬國參與進來。很簡單,這是華夏跟波斯的軍事交流,關伊萬國什麼事?再說了,華夏已經答應了波斯當局的請求,即安排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參與演習,以此檢驗波斯國防力量。這裡面,肯定有j20c,而華夏海軍顯然不希望讓第三方與這種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機有太多的瞭解。此外,舉行聯合對抗演習,還有推銷軍火的目的,那麼讓同樣是軍火出口大國的伊萬國參與進來,必然有競爭,到最後也許會鬧得不歡而散。別忘了,波斯已經決定採購jf20戰鬥機,而在此之前計劃購買的是伊萬國的中型戰鬥機,即ig29。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伊萬國橫著插一手,其實就是想利用演習來給華夏製造麻煩。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跟華夏爭奪波斯的軍火訂單。只要能在演習中力壓華夏一頭,那麼伊萬國就有得吹了。
華夏軍方最初反對伊萬國參與演習,也跟與伊萬國的軍事合作有關。
在衝突中,j20a的價值得到了證明,不過缺點也是一覽無餘。這就是,受到發動機的限制,j20a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機動性沒有達到設計指標,在空戰中損失了四架就與此有關。因為s15的研製進度嚴重滯後,而s10的深度改進型在可靠性與使用壽命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在衝突結束後,華夏多次向伊萬國提出,希望能夠單獨採購一批為t50研製的發動機。為此,趙耀國還多次給伊萬國總統打電話,甚至提出願意拿伊萬國需要的技術交換,比如j20a使用的先進航電系統,特別是伊萬國一直在設法獲取的aesa雷達。只可惜,伊萬國根本不肯單獨出售發動機,反而提出,如果需要就加入t50的研製工作或者直接採購t50。
多次交涉無果之後,華夏中斷了跟伊萬國的軍事交流。
當然,伊萬國也由此對華夏記恨於心。很簡單,當時伊萬國一直在向華夏索要在衝突期間的收穫,特別是對抗f22a的經驗,還多此發出暗示,即希望華夏分享從那架叛逃的f35a戰鬥機上獲得的先進技術。對於這些要求與暗示,華夏一直沒有給予回應,甚至從不承認在衝突期間獲得了一架完整的f35a,堅稱當時轟炸華夏本土的扶桑戰鬥機在投彈後就被擊落了,而且墜落地點在東海。至於跟f22a對抗的經驗,華夏確實給了一些,不過算不上多,幾乎都是以隱身戰鬥機進行空戰的戰術,卻沒有伊萬國最想要的,即如何用三代機剋制四代機。別忘了,在衝突初期,華夏海軍的j11c擊落過扶桑的f35a。即便在後期,華夏空軍也用j16dg協助三代機應付了f22a的攻擊,哪怕沒取得戰果,也獲得了很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