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太平洋之後,遠航艦隊沒有直接西行,而是沿著南美洲的海岸線北上。
雖然附近幾個國家紛紛出動戰艦與飛機前來監視,但是沒有發生值得一提的事情,也就只是監視。
在制訂遠航計劃的時候,海軍司令部提出,遠航艦隊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上,順道訪問幾個南美國家。一是透過軍事外交加強與這些國家的關係,二是讓艦隊得到休整,特別是為戰艦補充燃油。外交部也做了努力,聯絡了幾個跟華夏關係還算不錯的國家,而且都得到了肯定答覆,歡迎遠航艦隊到訪。只不做,趙耀國否決了海軍的提議,還明確要求外交部不得再提此事。雖然趙耀國沒有說原因,但是大家都知道,遠航艦隊出現在大西洋上,還到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去搞演習訓練,給花旗的刺激已經夠大了,再到南美國家去訪問,那不是逼著花旗整頓“後花園”嗎?
顯然,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妙。
只是,趙耀國批准了由總參謀部提交的一份演習計劃。
在太平洋上航行一週之後,遠航艦隊透過了赤道,並且轉為向西航行。
當天,華夏國防部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將在十二小時之內進行一輪戰略彈道導彈試射演習。
訊息很簡短,內容卻極具震撼力。
什麼叫“一輪”?那就是說,在演習期間,華夏將發射多枚戰略彈道導彈,而且肯定有好幾種型號。
還有,為什麼要提前釋出訊息?如果只是在國內進行的試射,華夏國防部沒有任何理由提前釋出訊息,畢竟與其他國家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導彈試射的濺落區肯定在本土之外,而且肯定在海上。
很快,就有人聯想到了遠航艦隊。
在華夏國防部發布訊息的時候,遠航艦隊在東太平洋上,距離華夏本土一萬多千米,恰好跟戰略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吻合。
數個小時之後,華夏國防部公佈了更確切訊息。
沒有錯,導彈的濺落區域就在東太平洋上,在遠航艦隊西北兩米外,距離花旗夏威夷群島大約三米。
按照華夏國防部的公告,在試射期間,各國船隻與飛機皆不得進入該區域。
毫無疑問,最受刺激的就是花旗。
華夏上一次進行戰略彈道導彈全射程試射還是在三十多年前,測試的是df5型洲際彈道導彈,而且濺落區域在南太平洋上,離花旗本土上萬千米。而這次,華夏把導彈的濺落區域選擇在東太平洋上,雖然距離花旗本土有數米,但是離夏威夷群島也就三米,根本不算遠。
華夏當局到底想幹什麼?
當然,花旗沒有任何理由阻止與反對華夏進行的導彈試射活動,因為這沒違反任何國際公約。
導彈試射按照計劃進行,在短短半個小時之內,華夏火箭軍與海軍總共發射了十二枚射程超過一萬千米的戰略彈道導彈。
這個時候,特魯尼已經進入了白宮地下的戰略掩體。
雖然華夏當局事先做了通報,不存在對花旗構成威脅的問題,但是按照規定,總統得在掩體內呆上幾個小時。
隨後,各方面的情報陸續送來。
華夏火箭軍發射了三種型號的戰略彈道導彈,總共八枚。其中四枚是部署在地下發射井內的df5b重型洲際彈道導彈,每枚攜帶了十枚分導式彈頭,而且彈頭在濺落區域內的散佈範圍超過二十萬平方千米。也就是說,這種導彈攜帶的是真正的分導式彈頭,能夠分別打擊十個目標。兩枚是機動部署的df41型戰略彈道導彈,每枚攜帶六個分導式彈頭,濺落區域同樣超過二十萬平方千米,而且彈頭的落點非常精確,誤差不會超過一百米。另外兩枚同樣是機動部署的df31,每枚只攜帶一枚彈頭。因為射程超過了一萬二米,所以可以斷定是最新改進型。當然,透過減少彈頭數量來降低載荷就能提高射程,而且df31a的射程本來就有一萬二米。最需要關注的其實是df31投擲的彈頭,即這種彈頭在進入大氣層之前做了變軌機動,而且落點離預定彈著點上米。按照花旗國防部的評估,df31a投擲的很可能是一具高超音速載具。果真如此的話,那麼花旗現有的任何一種戰略反導攔截系統都對其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