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對於眾多已經轉變為福利型社會的歐洲發達國家來說,跟華夏合作,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確做法。很簡單,透過跟華夏合作,這些歐洲發達國家不但能夠在僅次於花旗的第二大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獲得極為豐厚的利潤,以此維護本國的高額福利,還能獲得物美價廉的華夏商品,讓本國民眾能夠用較低的付出享受到更多的服務。反過來,跟華夏對抗,只會失去這一切。不管是對歐洲各國領導人,還是對選出這些領導人的民眾來說,都沒有跟華夏對抗的意願。甚至可以說,只要跟華夏在經濟層面上的合作能維持下去,眾多歐洲國家就不會計較其他。
當然,包括由誰稱霸世界。
其實,在特魯尼之前的幾位花旗總統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即在失去了共同敵人,也就是強大的紅色帝國之後,歐洲盟國不再以花旗馬首是瞻,在非關鍵問題上甚至跟花旗背道而馳。
只是,沒有一個總統看出其中的關鍵所在。
當然,特魯尼是例外。
在特魯尼看來,真正的問題其實就是福利型社會體制。
以他的觀點,要讓歐洲發達國家回到花旗身邊,跟隨花旗遏制華夏,首先就得破除福利型社會體制。
如果華夏是紅色帝國那樣的軍事強權,這還好辦,因為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就足夠讓歐洲國家奮發圖強。問題是,華夏不是軍事強權,離歐洲也有十萬八千里,歐洲國家沒有任何理由為了華夏而放棄安逸生活。
正是如此,特魯尼才全力推動“減稅法案”。
只要“減稅法案”生效,花旗的企業稅將由百分之三十五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不但能為本國企業提供更強大的發展動力,還能對國外企業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對於眾多的跨國企業來說,花旗的低稅收顯然更符合企業利益。到這個時候,歐洲眾多的福利國家唯一的出路就是跟著降低企業稅收,留住本國企業,保住本國製造業。在稅收降低之後,這些歐洲國家必然進行社會轉型,龐大的福利體系將難以為繼。看得更長遠一點,因為沒能力在高階製造業領域跟花旗競爭,所以這些歐洲國家必然會壓低自身的身段,在稍微低一些的製造業領域跟其他國家競爭。
這些其他國家,主要就是華夏。
只要歐洲跟華夏在製造業展開全面競爭,那麼歐洲各國與華夏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關係將不攻自破。
不管是從文化、還是從宗教、習俗、價值觀等各個方面來看,歐洲各國都會把花旗當成天然盟友,而不是說跟隨華夏在高階製造業領域跟花旗競爭。
到這個時候,在經濟層面上針對華夏的戰略圍剿就將成型。
顯然,華夏要對抗的不止是花旗,還有眾多的歐洲國家,準確說是包括澳國、楓葉國等在內的整個發達國家集團。
華夏的經濟潛力再強大,也絕對不是整個發達世界的對手。
在特魯尼看來,只需要二十年,最多三十年,華夏進軍高階製造業的努力就將遭到徹底失敗。沒有了高階製造業,華夏要麼成為紅色帝國那樣的軍事強權,要麼在中等收入陷阱裡面難以自拔。如果是前者,那麼對花旗來說,無非是再搞一次為期半個世紀的冷戰。後者的話,那就更加理想了。
可以說,特魯尼的戰略眼光極為長遠,戰略思路也很清晰。
他要做的,其實就是排除萬難,堅持沿這條道路走下去。至於華夏搞的那些小動作,直接無視就好了。
特魯尼有這個認識,而他召開這次會議,是要其他人,包括軍方將領也有類似認識。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