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訊息的時候,特魯尼還不敢相信。直到一個月後,cia送來了趙耀國在故鄉生活的照片,特魯尼才相信,這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的鷹派領袖已經榮歸故里,不再是華夏國家領導人。
至於繼任的國家元首,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陳萬鈞,五十九歲,男性,漢族,湘西人。在五年前,特魯尼甚至不知道他是誰,因為當時他還是地方一把手。在趙耀國的第二屆任期時,他才回到中央,而且直接坐上了副元首的位置。與趙耀國當初一樣,陳萬鈞在這五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幾個幹部學校,很少參與重大決策工作。
如果說他與趙耀國有什麼相似之處,那就是履歷也很豐富。
當然,在本質上,至少在特魯尼的認識中,陳萬鈞與趙耀國不是一種人,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區別。
關鍵就是,陳萬鈞在回到中央之前,主要在邊遠地區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看,陳萬鈞更加重視國內的經濟建設,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建設,對外務的重視程度肯定不如趙耀國。
在隆巴德提交的評估報告中也明確提到了這一點。
與趙耀國相比,陳萬鈞更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分歧,緩和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從而集中力量搞好國內建設。在上任之後,陳萬鈞簽署的第一份元首令就與經濟建設有關,而在接下來的一年多里,陳萬鈞去十多個省份視察工作,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國內經濟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雖然在這一年多里,華夏的軍備建設並沒放緩,跟友好國家的軍事合作也在加強,但是這主要是慣性所致,即趙耀國在卸任前就制訂好了軍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也跟眾多友好國家簽署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協議。不管陳萬鈞是否喜歡趙耀國的政治遺產,他都不可能在上任後立即改弦更張。
其實,在後趙耀國時代,華夏把注意力放回國內,也在特魯尼的預料當中。
趙耀國在卸任之前,做了一件極具影響力的事情,即公開了華夏在“可控聚變”領域取得的突破。不管是從本國自身的發展,還是從跟花旗競爭的角度來看,華夏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要集中力量搞好國內建設。說得更直接點,外務是為內政服務,只有把國家建設好了,華夏才能夠超越花旗。
以華夏的國力,特別是綜合實力,一直跟花旗對抗,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趙耀國才在第二屆任期時將陳萬鈞調回中央,而且直接任命為副元首。
從這一點來看,趙耀國確實很有遠見,也極有魄力。
要知道,如果陳萬鈞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向,那麼趙耀國在十年執政期間努力爭取到的政治成果很可能全部化為泡影。
不管怎麼說,陳萬鈞不是趙耀國。
在隆巴德提供的評估報告中就明確提到,如果花旗對波斯發動戰爭,華夏直接出兵參戰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三十,而間接出兵的可能性也不到百分之五十,為波斯提供軍事援助的機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也就是說,在戰爭爆發後,華夏會置身事外,但是會透過提供武器裝備、情報資訊等方法支援波斯對抗花旗。華夏的最終目的不是戰勝花旗,而是要把這場能夠在半年之內結束的戰爭拖上幾年,讓花旗陷入波斯的戰爭泥潭,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獲得的卻只是慘勝。
為此,評估報告給出的建議是速戰速決,力爭在華夏的援助發揮作用之前取得決定性勝利。
看完報告,特魯尼才長出了口氣,眉頭也稍微舒展了一些。
他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他的想法。不止是克雷格看了出來,亨克爾、隆巴德等人也看了出來。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