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術的角度看,攔截巡航導彈與對付隱身戰鬥機有很多相似之處,即關鍵就是及時發現。
其實,這也是過去一年多里,秦齊楚為波斯空軍提供的最有價值的幫助。
只是,受時間限制,波斯空軍只能重點加強首都的防空力量。
按照秦齊楚的要求,波斯空軍圍繞首都建造了一套完整的光纖通訊網路,預先設定了數百處臨時防空陣地,而且每處防空陣地都有數個網路接入口。透過這些介面,波斯空軍的防空部隊就能夠透過光纖網路交換資訊,無須使用無線電裝置。光纖網路不但更加保密,而且傳送與接受資訊的效率更高。要知道,軍用光纖網路的下載速度為每秒一吉位元,而上行速度也達到了每秒一百兆位元。透過光纖網路,部署在波斯首都附近的幾十部防空雷達做到了資訊共享,而且能實時交換資訊。由此帶來的好處,不止是指揮更便捷,還能及時發現探測區域內的隱身目標。
當然,原理並不複雜。
不管是f22a、還是f35a,以及華夏的j20a,名義上是隱身戰鬥機,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隱身,只是訊號特徵很微弱,不容易被傳統的探測手段發現,或者是隻有在很近的距離上才會被發現。簡單的說,這些隱身戰鬥機產生的訊號特徵弱於背景干擾,也就會被雷達自動過濾掉。雖然透過提高雷達的靈敏度,能夠獲取隱身戰鬥機的訊號,但是嚴重的背景干擾同樣會使雷達獲得的資訊變得毫無意義。正是如此,包括aesa在內,沒有一種雷達能有效探測隱身飛機。
只不過,對一部雷達來說,背景干擾很嚴重,那麼對幾部雷達來說呢?
要知道,背景干擾較為穩定,在某個區域內具有明確的方向性,隱身飛機反射的電磁波卻並非如此。
如此一來,如果幾部雷達從不同的方向探測一個區域,並且把獲取的資訊進行對比,就能發現藏在背景干擾下的特殊訊號,也就是由隱身飛機反射的訊號。此外,如果其中有幾部是被動工作的雷達,那麼就能夠透過這些訊號的變化規律,比如移動速度,對其性質做出準確判斷,即到底是一隻在高空遷徙的天鵝,還是一架高速飛行的飛機。別忘了,飛機的飛行速度比鳥類快得多。
其實,正是透過這種手段,波斯空軍發現了五架入侵的b2a轟炸機。
當然,這種探測方式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陷,即精度不夠高,而且資料重新整理率很低,定位的間隔時間高達數分鐘。也正是如此,無法直接為戰鬥機提供引導,最多隻能讓戰鬥機知道敵機的大概方位,然後啟動機載雷達進行搜尋。在霍梅尼港方向上的那場空戰,其實就與此有關,即執行防空任務的jf20戰鬥機獲得了後方提供的情報,知道f22a的大致位置,才用雷達集中照射。受到機載雷達效能限制,jf20根本無法鎖定f22a,也就無法用導彈進行有效的攻擊。
這種“分散式雷達探測網路”同樣能夠用來搜尋在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
只不過,需要藉助預警機的支援,主要是地面防空雷達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只有數十千米。
受通訊能力限制,主要是預警機無法依靠光纖通訊網路,只能透過高速資料鏈與地面指揮中心交換資料,接受與傳送資料的速度顯然不入光線網路,因此搜巡航導彈時的資料重新整理率更低,每十分鐘才一次。
所幸的是,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很慢,而且航線固定,因此資料重新整理率低一點,影響還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及時發現,那麼不管是防空導彈,還是高射炮都能輕易擊落巡航導彈。事實上,就算是單兵防空導彈、以及配發給基層部隊的高射機槍都能對付在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
至於波斯首都的防空網,那肯定是極為嚴密,只是防空部隊的官兵就多達數萬人。
秦齊楚及時調整了作戰部署,也及時給防空部隊下達了命令。
現在,他只能指望那些從華夏買來的防空系統能夠物盡所用,不要讓他這個華夏軍事顧問丟臉。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