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畫漫畫最重要的是畫工麼?
不,你錯了。
漫畫最重要的是分鏡,其次是節奏,後面是劇情,最後的才是畫工。
這是食夢者臺詞裡的一句話,一瞬間,很多人都有一絲豁然開朗的感覺。
慢慢的,當在漫畫當中一邊學習畫漫畫,很多人對於兩位主角的聯手合畫漫畫,也一步一步産生了期待。他們將自己代入到了兩位主角當中,幻想著自己就是他們。自己就此畫出了一幕又一幕的漫畫。最後,透過集英社發售,一下子轟動整個日本,成為偉大的漫畫家。
與集英社週刊少年的連載方式不一樣,單行本從開始到發展再到,全部有完整的交待。或許,食夢者當真是不適合連載。或許,食夢者真的有可能在連載的時候沒有爆發。總之,當一部單行本的食夢者出現之後,他已經吸引了很多很多漫畫讀者。
“這一本食夢者,我要了。”
“我也要一本。”
“我帶幾本回去讓同學們一起看看。”
“哈哈,我也有這個想法。”
“太棒了,看了這一部食夢者,媽媽再也不擔心我不會畫漫畫了。”
許多少年,許多喜歡漫畫的人兒,在這一刻,好像找到了知音一樣。
他們瘋狂的迷戀食夢者。
他們一邊期待主角不斷進取的同時,一邊也將食夢者裡面的臺詞,當成是金科玉律。
誰也不知道,就在這樣的刺激之下。
全日本,湧現了一股食夢者熱潮。
不管是有一些沒有想過畫漫畫的,還是有想過畫漫畫的。總之,在食夢者的帶動之下。他們突然覺得,也許從事漫畫這一條道路,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他們知道,食夢者的故事情節裡面,有寫畫漫畫是一場賭博,你不成功,就等於死亡。但是,很多人仍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成功,進入了原創漫畫大軍當中。
20萬冊,僅僅只用了3天時間,就已全部銷售一空。
幸好,食夢者首印就有100萬冊。
但勞是如此,3天時間賣出20萬冊的速度,還是嚇住了很多書店的老闆。
他們知道,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剛剛上市沒有半分名氣的食夢者可以在3天時間賣出20萬冊。那麼,他就可以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之內,賣出100萬冊。是的,有的時候,奇跡就是這麼出現的。當緊急調過來的80萬冊全數過來之時,仍是不能給全日本所有的書店救場。
很多定點指明想看食夢者的人群,早已經80萬冊的漫畫,刮分一空。
而就在這時,所有原來想看熱鬧,想看笑話,想看食夢者撲街完蛋的人兒,再一次目瞪口呆。
只不過,之前的目瞪口呆,是因為發現一個腦殘的富二代。
可這一次傻呆,他們卻是有一些不知道該怎麼樣評價之前自己的一些舉動。
不過,不管他們傻不傻呆,食夢者大賣不大賣,與他們沒有太多的關系。
真正後悔的,還要數集英社。
他們感覺到自己好像看走眼了一部逆天的作品。
他們更感覺,自己做了一樁多麼傻叉的虧本生意。當然,他們還感覺,如果自己現在不跑去聯系那個富二代,那麼,其他的出版社,一定會高價買下接下來食夢者的第二次印刷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