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寧倒沒有沖動。
吳家現在的勢力比唐家現在的勢力都大,張寧可不會平白無故的找上吳家的麻煩。
要真正滅掉吳家,必需設下一個天大的局。
一個,可以讓吳家萬劫不複的局。
不過,在設下這一個局之前,張寧必需先解決掉谷歌。
“公司流動資金不多了。”
本來張寧的想法是與谷歌中國真正的鬥一場。
他可以用巨資用在廣告上,甚至在中央電視臺上打出廣告,張寧同樣可以。
只是,張寧一查企鵝公司的流動資金,已為數不多。
雖然也可以拿出一筆資金與谷歌中國拼,但企鵝旗下還有其他公司,倒不能就此砸在搜尋上。特別是,現在企鵝科技的幾個公司,唯獨只有企鵝遊戲在盈利,其他都在虧錢,流動資金顯然並不是特別的充沛。
谷歌可以拿巨資與企鵝拼命,但張寧可不會將寶全壓在搜尋這一塊。
不過,不拿巨資與谷歌拼,谷歌要是起來,倒確實麻煩。
想起後世谷歌與百度平分中國搜尋市場的情形,張寧就大為頭痛。
中國只能使用中國人自己的搜尋引擎,谷歌,絕對不能存在。
看著谷歌最近在市場上不斷投入的廣告,張寧一個又一個分析起來。
央視的廣告,其他電視臺的廣告,入口網站上的廣告,時代廣場上的廣告。
從網路到現實,谷歌的廣告就在這一個月之內,覆蓋了全中國。
不過,在一個又一個廣告分析之後,張寧倒是找到了這一些廣告的缺陷。
廣告太過於無目的的投入,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
就拿央視的廣告來說吧,在央視打廣告並不見得一打就能成功。雖然央視的收視率覆蓋全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全中國人都對這個廣告感興趣。在這裡面,有很多人是不用計算機的,也不知道網際網路是什麼,更不知道搜尋引擎,打了這樣的廣告,別人也聽得莫明奇妙。此外,哪怕有一些人知道。但是,很多人看慣廣告之後,已經自發屏掉了跳出來的廣告。
這就有一些造成了廣告資源的絕大浪費,錢是花了很多,效果卻很一般。
這是因為傳統媒體廣告無法分眾的原因。
也就是說,傳統廣告無法找出人群中哪些是願意購買,哪些是潛在使用者。
想到分眾,張寧來了興趣,他想到了後世著名的分眾傳媒。
分眾傳媒正是靠著精準的廣告定位,成功的抓住了市場,雖然他們看起來沒有電視媒體上的廣告力度強。但是,因為他們出色的挑選出了優質的客戶,所以,眾分傳媒推出的分眾廣告模式,一經在國內上市,受到了無數商家的喜歡。
當然,說到分眾傳媒,也不得不說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
江南春姓江,因為門前南邊有一條邊,於是就叫江南春。
江南春自小就比較聰明,讀大學時,因為考慮著怎麼還欠同學的請客飯錢,想到了外出賺錢。一不小心,還在讀大一的江南春進入了中國廣告行業。當別的同學還在大學裡談情說愛的時候,江南春早已經用起了大哥大。當別人還在為畢業之後去哪裡找工作的時候,江南春的業務,已經壟斷了中國90的it廣告。
因為一場網際網路危機,此前大幅度的投資遭受到了巨大的損私,江南春正在破産的邊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