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5章:道教與佛教的譴責

封神榜本來為延緩殺劫,緩解因果而設,上榜之人入得神道,供職天庭,而且也無緣元始,更使聖人落了麵皮。所以諸聖皆以為不美,可以說封神一事已經不是單為了延緩殺劫而為。更有為爭麵皮,諸聖博弈,利益分配等成分在其中。

第六次大事件:老子化胡,佛道之爭。

自從封神一戰過後佛門大興,氣勢大盛。因其法門廣大,教義明微,吸引了無數善男信女。道門反是人才凋零,就連當年的闡教十二金仙,都叛教了幾個投入佛門。準提道人更教化了女媧當年補天遺留的一顆石頭所化的猴子孫悟空),一來是爭得女媧的好感,讓娘娘親近佛門,二來是為日後的量劫中的天人之爭由悟空大鬧天宮開始。

老子化胡就是為了分裂西方佛門的氣運,想理順佛道的因果關系。同時也埋下了佛門滅教的根源,更是為了這一量劫做準備。老子也因化胡之功果,煉出了金剛鐲這類人教至寶。至此小乘佛教成立,號中央娑婆淨土。

說到這裡,三十二變加重了口氣。

各位,各位,不管是開天劈地,還是巫妖之戰,更或是人族大興,亦或是現在的封神之戰與老子化胡,這都是有歷史神話傳說根源的。也就是說,張寧大大並不是隨口胡說。雖然在裡面,張寧大大很多都是杜撰,但卻都充滿合理性。

其中,又以封神之戰與老子化胡的世界背景,張寧引用的最為合理。

以老子化胡為例。

在歷史事件當中,老子化胡是有記載的。當時佛教從西方傳入中土,在傳播上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大家對於天朝上國的身份地位太習慣了,哪裡會覺得印度阿三的東西牛叉。不得已,有佛教聰明人士就想到了用老子化胡的方式。意思是說,老子當年是去了我們西域,並且變身成為了佛佗以教化我們。而我們現在帶來的佛經教義,其實也是道經裡的一部分。於是,憑著老子化胡的宣傳,佛教在中土站立了腳跟。當然,事實上,老子從來沒去過那裡說什麼道經,更沒有化身什麼佛佗。

對於這一事件,張寧大大可謂是用心良苦。在有關佛道之爭上面,也用了老子化胡的經典歷史事實。那西方教不是渡走了闡截兩教無數金仙麼,那好,老子也不客氣。指點通天教弟大弟子多寶道人半路出家去當和尚,但並不拜入接引與準提的門下,而是又創立了小乘佛教,也就是後面的如來佛祖。至此,老子化胡也為西方滅教埋下了禍根。

第七次大事件:七聖歸位,再議三皇。

第八次大事件……

每一次大事件,都是一個大背景。

每一個大背景之下,又衍生無數的悲歡離合。

“果然是張寧大大第一鐵杆,三十二變,我等佩服的五體投地。”

三十二變的研究,將那些讀者說的一愣一愣的。

這看起書評來,比之看起佛本是道還來得精彩。

當然,大家看完三十二變的研究,又更是對張寧大大無與倫比的膜拜。

這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梳理出中華幾千年來的神話脈絡。

同時,很多人也紛紛評價。

如果不是看了佛本是道,他永遠也不會明白封神榜是什麼意思。

原來這個封神榜,其實根本沒安好心。

上榜之後,那將永遠不能成就仙道。

看看十二金仙吧,上榜之後,全都像得病一樣,實力大跌。

反倒是那個福仙雲中子,沒上榜,卻在十二金仙之後脫穎而出,力壓眾人。

佛本是道的討論,似乎永遠說不完。

在長篇大論完功法境界設定,背景設定之後,佛本是道又有無數的小設定。

像其中的成聖設定,也非常的有趣。

很多讀者對於這個成聖設定,也不斷的討論。

按書中成聖設定,第一是斬三屍成道。

這個三屍的設定就非常有趣,三屍都是我又都不是我,斬去三屍,則能成聖。

還有一個是以力證道,這就是周青的做法,最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