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那邊也能休息好。
因而分開是好的,這樣她就放心了,也不用耿耿於懷她仔細的打量了郡主臉色,郡主臉色好不是她一個人感覺得。
老夫人都說,郡主前兩天去老夫人那裡,老夫人都說郡主整個人都精神了,提起四爺,說身體重分開是好事。
還說了不少,因為四爺沒有再陪著郡主睡,讓她們這些人照顧好,晚上找了四爺,又教育了一頓。
老夫人也是贊同郡主和四爺分開的。
“但願這風能一直起下去,真的如老奴所說。”這是趙嬤嬤的祈求,她接著上面的話往下說起來。
蕭菁菁再點頭,丫鬟還有七巧和冬菱她們同樣。
“再這樣不下雨,也不起風,就沒法過了,今年地裡的出息也會少,到時候可不是好日子,尤其是對那些平民百姓來說,田裡沒有出息,才是遭殃,田裡的都會死了,到時候吃什麼用什麼,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是靠田裡那些出息,背靠黃土,看老天爺臉色吃飯。”
吃得飽還好說,吃不飽了,呵呵,還不得出事?
趙嬤嬤這是憂患意識。
擔心不已,和郡主說著,掃過丫鬟們。
一旦吃不飽穿不暖,就會出事,世道會亂,唯一就是賑災,要是賑災得好也可以避免,但也麻煩。
旱得不厲害還好說,要是到處都是,那會賑災也賑不完,再來點什麼,流民四起,到時候——就晚了。
趙嬤嬤最擔心的就是這了,這些都和她們息息相關,有些看似沒關係,實際也有關。
她們守在府裡,呆在府裡看著沒什麼,有什麼可威脅到她們的?但這只是看似。
外面亂了,旱了糧價上漲還是在京城,會過得好?流民們上京城來,怎麼辦,要是有關於皇上的謠言出現,紀府吳府都是一根繩上的。
皇上有事,沒有人會好,今年國喪,皇上新近登基,要是乾旱了,肯定會有謠言四起,這不用說,哪一次不是這樣,沒人說都會有人亂說,何況有心的人一提。
對皇上不好,皇上登基後就成了這樣,就馬上乾旱,誰能說不是老天爺示警,皇上不是好皇帝。
這就是給某些人理由呢,可以明正言順的推翻皇上,原本對皇上登基不滿,找不到機會,以為只能如此,被壓在底下蠢蠢欲動的人只怕會出來,造謠。
說皇上不配為皇上等等,皇上登基到如今看著沒有發生什麼,就是有也平息了,明白的就明白。
不會這麼簡單,一想到可能發生的,趙嬤嬤心裡沉重。
算起來幾年前也有過一次,當時她想想,當時還好,那時是先帝在的時候,一切就那樣去了,後來沒發生太大的事。
皇上不同。
截然不同,需要想辦法。
皇上出事就是她們出事,她最近聽到流言,一開始很怕是關於皇上的,虧得沒有,有人可能還想觀望一下吧,如今暫時都是關於太陽大會不會幹旱的事,這太陽出著,一直不歇,活得久的人看著都起了不好的感覺,心生不安,趙嬤嬤自己也見得多,看著外面的太陽,不由擔心,怎麼不擔心,她嘆息著和郡主說了。
郡主明顯和她一樣,小丫鬟們也看出來了,就連郡主小丫鬟們都看出來,不安了,更不要說別的人,那些沒有瞎的。
四爺還有皇上應該多點準備。
必竟要是乾旱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早點發現,先準備著更好點,就算沒有乾旱突然下雨了也不過是多做了點事。
算不上什麼,要是真乾旱就派上用場了。
“郡主,皇上要早點準備。”趙嬤嬤想完也說完了,看著郡主,緊緊的,七巧冬菱小丫鬟們頷首。
趙嬤嬤說得對,她們想得沒有趙嬤嬤長遠,光想到的已足夠她們擔心,看過趙嬤嬤看向郡主。
趙嬤嬤腦中倒是不想了。
“我知道,我也想到了,和四爺說過,四爺說會好的,他會和皇上說了。”蕭菁菁道。
四爺和皇上說了,應該能避免。
皇上會聽四爺的。
“哦。”
趙嬤嬤安心了,哦了一聲,撥出一口氣,還有就是——她想著剛才聽到的郡主的話。
原來郡主已想到和四爺說了,四爺也會和皇上說。
這正是她要的,她比郡主想得晚,她還以為郡主沒想到,以為……還和郡主說,她就說她一個婆子哪來什麼遠見。
她都能想到,四爺郡主會想不到?她說來還是擔心郡主四爺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