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琪四下看著,口中感慨。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山坡上。
在他們的對面,是一座佈滿了密密麻麻墓碑的墓碑山,那裡是香江的公共墓地。
“沒辦法,香江寸土寸金嘛!”
張嶸看著墓碑山,聳了聳肩。
這種場面也算是香江的文化特點了,在競爭壓力巨大的香江,不光是生前的住宅十分昂貴,死後的墓地更貴。
這座墓碑山是八十年代遺留下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墓碑已經爬滿了整座山,看上去如同一片奇特的建築。
這裡是香江八處公共墓地其中的一處,是政府進行管理的,但供應量有限,想要安葬進來需要排隊,最多甚至得等到十年以後才有空缺。
有錢人等不起,就只能選擇葬在私人經營的墓地裡,但那樣費用自然要比公共墓地昂貴不少。
不過無論哪種墓地,每平米的均價都超過十萬。
除非是選擇不可續期的公墓,費用會便宜一些,但到了時間以後,就得把遺體遷走。
看著密密麻麻的墓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個努力生存的香江人,拼盡全力,只為在香江紮下一條根,留下一點足跡。
但這種擁擠的環境卻透著辛酸和無奈,還有無法言說的辛苦。
一開始楊少康是建議張嶸找個天台,佈置兩個墓碑,搭建個場景出來拍拍就好。
因為這裡的拍攝許可很難辦,畢竟這種場面和香江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有些不符。
但張嶸堅持要求在這邊拍,因為陳永仁保護的就是這些人,在畫面中看到那一個個墓碑,再對比出陳永仁和警司的新墓碑,更能表現出一種希望感。
這是張嶸安排的一些小細節,他認為原版的結局太過黑暗,象徵著好人的陳永仁和警司都死了,臥底劉建明卻活了下來,雖然他說了他想要一個機會,想做一個好人,但他的下場還是太好了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版給出的解釋是: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意思是劉建明雖然活著,但他會永遠忍受心中秘密的煎熬,永遠帶著負罪感活下去,這是對他最好的懲罰。
不過張嶸認為,死亡才是對他最好的懲罰。
陳永仁和警司的死是全片主旨的昇華,是情緒的爆點,他們的結局是沒法改的,所以張嶸才安排了這個小細節。
他會在畫面中把陳永仁和警司的墓碑放在前方,背後的背景是墓碑山上密密麻麻的墓碑。
那是被他們保護過的千千萬萬的人民,他們也在為兩位警察哀悼。
而那個畫面也會表達出一種死去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的悲壯感,這才是人民警察的勇氣和信念。
在他的堅持下,楊少康還是聯絡公司,申請這邊的拍攝許可。
不過拍攝許可終究是沒有申請下來,但楊少康想了個辦法,就是申請了隔壁山頭的拍攝許可,這樣他們可以在這邊拍攝,然後把墓碑山收入畫面之中,同樣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這個場景沒有太大的難度,佳琪沒有臺詞,但需要有哭戲。
這對於佳琪來說自然沒有什麼難度,機器一開,她的眼淚就撲簌簌的掉了下來。
一遍拍完,張嶸很滿意,隨後,又補了一條過後,他從監視器後站起身來,高聲宣佈:“我宣佈!《無間道》正式殺青!”
喜歡請忽略我的帥氣請大家收藏:()請忽略我的帥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