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 5

第三十一年冬5

第五章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事跟文字有關的工作,總之,冷遙知發現,她是她們這群人當中,最喜歡說雞湯的那個人。

她本科唸的師範院校,教育學專業,主修的是漢語言文學。

所以她一直都覺得文字的力量很強大,從古至今都是。即便在逆境,她都能自己鼓勵自己。

雖然好像也沒什麼用,這些年事業上一事無成,感情也無疾而終。但每晚睡覺前,她都會鼓勵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盡管當下是破爛不堪,渾渾噩噩,無法直視的。

可如果沒有經歷這些,她不會去想自己是誰。

更不會去尋找自己痛苦的根源在哪裡,她想要找到的那個自己,是不被外界和父母定義的她,她想做的事情,和想要的生活,更不受自己所學專業的限制。

只是現在的她,還沒有找到。

但從離職的那一刻開始,她在慢慢蘇醒。

姐妹幾個剛見面那晚,她們都住在淩雪家裡。和十幾歲那年一樣,淩雪的家,是她們的港灣。

可以完全接收她們。

淩雪的母親淩玲,一直是姐妹倆崇拜的物件。

她們都覺得,她跟村裡其他的媽媽不一樣。她時尚潮流,思想先進。她還是當年鎮上第一個考到駕照,學會開小汽車的女人。他們家也是第一個,響應當時國家政策,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

那可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啊!

哪家的孩子不是三五成群,在那個年代,家裡只生一個的農村家庭,不說屈指可數,可以說是幾乎沒有。

但在淩家,就只生了淩雪這一個獨生女。並且淩雪的母親不僅當家作主,就連生出的小孩,也都跟她姓。

不說早年,就是放在現在。

即便在城裡,都很少有子女跟媽媽姓的。

但她們家開了先例。

追溯根源,淩雪的父母算起來都不是地道的本地人。

淩雪的父親馬先陽,早年是佛像雕刻師傅,跟著大部隊走南闖北,居無定所。後來在路途中,遇到了淩雪的母親淩玲。兩人一起走過很多地方,最終覺得在北鎮這個地方待著舒服,便定居在此。

淩玲早年是裁縫師傅,在那個年代,她經常被各地服裝廠邀請去給新入廠的員工授課。她很早之前就知道女性要謀生,要有一技之長,要有經濟基礎。

所以從小她給淩雪的教育,就是培養她去找到自己的謀生所長。

淩雪受母親的影響,也喜歡服裝設計。只是後來,誤打誤撞,進了模特圈。便沒再從事跟服裝設計領域相關,這次她被炒魷魚,淩玲二話沒說,讓她趕緊回家。

家裡養她到八十歲都可以。

只要她住的舒服。

淩雪說,媽媽你不是講,女孩子也要有謀生所長嗎。你現在讓我回家,那不是啃老。

淩玲翻了一個白眼,“就你那小鳥胃,咱大家業大,放開給你啃,你都啃不完。”

淩雪她爸現在隨便給別人做生意的老闆雕刻一點什麼,都是五位數起步。淩雪她媽早年就申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的專利,光靠服裝版權費,以及她作為最早一批老裁縫,在這一行隨隨便便出去上個課,帶個徒弟,收入都不低。

他們家在幾年前,就已經蓋好了獨棟別墅。

家裡也就她一個獨生女,錢都花不完。

只是淩雪的事業心比較重,在老家呆不住。喜歡往大城市裡跑,淩父淩母也不會幹涉她的想法。

但會在她覺得累和需要停下來的時候,給予懷抱和溫柔。

這是冷遙知和顧枝枝從小一直很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