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臣女一切安好,太子殿下玉體有恙,乃臣女之過,臣女甘願受罰。”謝知月把頭埋得死死的回答。
神武大帝攬住趙皇后坐下,他那一攬,趙皇后臉上一派受寵若驚的嬌羞。
雖說陛下行事很多方面本就沒那麼循規蹈矩,可是還有外人看著,這也太不符合禮數了吧!
在趙皇后要開口說些什麼之前,神武大帝率先開口追問謝知月:“你說是你的錯,是你拉著太子下水,還是你求太子自己下水去救你的呀?”
他甚至沒問謝知月是誰。
謝知月沒懂神武大帝為什麼這樣問,但皇帝發問,她就只能如實回答:“都不是。”
神武大帝身為帝王,還是平亂世收天下建王朝的帝王,按理說應該有很強的壓迫感,可是自從他來,椒房殿裡的氣氛就沒那麼壓抑了,她都沒再那麼害怕趙皇后。
上一世每次看到神武大帝也是這樣,印象中,他身上好像就沒有表露出來過龍威二字。
可無人不知,就是這樣一位長相妖豔,沒有多少龍威的帝王,曾有流傳至今的征戰壯言:酒莫絕,歌莫卻,朝天再奏破陣樂。
豪邁霸道程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蕭寰和蕭舅父就對他們這位帝王崇拜不已,一心追隨君王,提攜玉龍,願為君死。
可惜愚忠報不了忠骨。
神武大帝接下來一句話拉回謝知月的思緒:“都不是,那就是太子自己跳下水救你,那是太子自己的決定,如此,那太子患病,跟你沒什麼關係。”
“陛下,可暄兒確是因救她才發高熱!”趙皇后顯然是想在謝知月身上出這口惡氣,她兒子病了,她怎麼可能輕飄飄的放過罪魁禍首?
“皇后,太子那麼大的人了,人家一個小姑娘,一沒引誘二沒拉著他不放的,他自己要去救人家,自己做出的決定,出了什麼意外,那也是他自己的責任,非要推卸到旁人身上,那就不對了。”
神武大帝似是說教,又似是敲打。
趙皇后適可而止的中止要處罰謝知月這個問題,“臣妾一時過於憂心太子病情,是臣妾心急了,這就讓人送她出宮好了。”
“不過,既然太子是為救她患病,想來她也自責,送她去連城宮裡,為太子抄經祈福,直到太子病癒,皇后以為如何?”
趙皇后這才發笑,“陛下的決斷,正和臣妾想法一致。”
謝知月就跪在下面欲哭無淚。
首先,她是真的沒有因為齊景暄病了自責,其次,趙皇后正常情況下除了罰她跪著,在太陽底下跪著,就是抄書,她也能猜到。
只不過趙皇后出罰,就是在未央宮抄書了。
神武大帝跟趙皇后不愧是少年夫妻,罰人的方式都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