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黃昌文被調到了孟臘某部,榮升炊事班班長。
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喜歡他的姑娘,兩人因為買菜而結緣,姑娘主動向他表明了愛意,並帶他見了父母。
當黃昌文向姑娘父母表明自己將來退伍要回貴州老家,並不能留在孟臘時,姑娘父母中斷了他們的交往。
可小姑娘依舊會去部隊看望黃昌文,這讓姑娘父母十分惱怒,投訴到了連隊領導那裡。
軍民一家親,部隊是不允許有不和諧的事情發生的,連裡將此事上報,最後決定把黃昌文調到另一個地方,對小姑娘說,黃昌文調回昆明瞭。
經此一事,黃昌文也想通了一件事,即然不打算留在雲南,那就不能去招惹雲南的姑娘,便將婚姻事放在了一旁。
漫長而又艱鉅的日子,總是會向前滾動,而人的年齡也會不斷向上,兒子不談婚姻事,作父母的總是會著急的。
黃天亮開始得知兒子想回貴州娶媳婦時,便把目光放在了大隊各家適婚姑娘的身上,開始一個一個地摸底試探。
不幸的是前幾個的父母都對他家表示不滿意,雖然黃天亮是下聯合隊的隊長,可他為人正直,不會以權謀私,使得自己家過得太過貧窮,更有傳言說他的老婆趙芬就是被餓死的,都怕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後受苦。
黃天亮不得以找到了宋時遇,想請他幫忙。
宋時遇安慰著老兄弟道:“昌文這麼優秀,你這就是瞎操心,任誰打光棍都輪不到他打光棍。”
黃天亮嘆息道:“他都二十三了,也不知道還要在部隊呆多久,總不能一直打光棍。”
宋時遇道:“瞧你這愁眉苦臉的樣,怎麼越活越回去了,這還是我認識的黃天亮?”
調笑歸調笑,宋時遇還是答應幫黃天亮。
作為大隊長,宋時遇的眼光總看的比別人長遠一些,所以他很快明白問題的所在,即然有爹媽的人家都反對女兒嫁給黃昌文,那就找一戶沒有爹媽的。
人們常說緣份奇妙,不可思議,妙就妙在總有些事你不能用正常邏輯來解釋。
聯合大隊街上,剛好有這麼一戶人家。
梁俊傑是大隊的會計,為人公正,做事講原則,他有一個侄女梁花,剛好父母雙亡,聽宋時遇把這事一講,馬上一拍即合,決定替侄女把終身大事給訂了。
從大隊回到家中,便給老婆王小慧把這事講了,讓她去和梁花說這事。
新中國成立之後,婦女能頂半邊天,王小慧也不是舊時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千金,對於黃家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聽到男人這麼一說,有些遲疑,回道:“這事能行?”
梁俊傑道:“這有什麼不行?黃昌文在部隊這麼多年,已經是幹部,以後回到公社,大小也得是個領導,梁花能嫁給他,那是攀了高枝。”
王小慧還是有些擔憂。“小花那麼要強,我還是怕她不答應。”
梁俊傑見婆娘推三阻四,不滿道:“一說就答應,那還要你去?”
王小慧道:“你吼個屁,你有本事,你自己去說。”
梁俊傑道:“婦人之見,你這事要成了,以後康兒他們不也沾光。”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辦事,王小慧被老公這麼一點,馬上反應過來,笑道:“行,我去試試。”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