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文嘴上沒說什麼,卻沒有聽兒子的,因為這一直是他的夢,現在又有鎮裡大力支援,他怎麼能不全力以赴。
因為辣椒基地在市裡受到表揚,又加上村療養院的建成,使得聯合村成為市裡的明星鄉村,趙爽自然受到提撥重要,調到了鎮裡,黃曉軍又把另一員干將陳明義派到聯合村工作。
黃昌文擔心陳明義工作經驗不足,不能繼續把聯合村的企業做大做強,自然不能辭職不幹。
相對於趙爽,陳明義的幹勁很足,每天都跟著黃昌文跑上跑下,學習他的經驗。
陳明義覺得黃昌文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老人,他向黃曉軍提議,把黃昌文作為先進典型報到縣裡。
黃曉軍覺得提議不錯,但往縣裡報等明年,先在鎮裡給他評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幹部。
陳明義道:“同時報也沒問題吧,我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梁阿姨身體不好,平時一個人在家,黃主任還忙於工作,這是舍小家顧大家。”
黃曉軍道:“這種道理我當然知道,你就放心吧,我自有主張。”
陳明義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隨了他的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料過完年,黃曉軍就調到了永平鄉當書記,不管威寧鎮的事,黃昌文的先進就未能上報。
陳明義替黃昌文可惜,黃昌文卻沒有放在心中,說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們做基礎工作,不是看自己有多少榮譽,而是看老百姓是否滿意,只要走在路上不被人罵,那就說明幹得不錯。
人生在世,但求無愧於心。
黃昌文於工作是無愧的,於家庭,他卻有天大的遺憾。
兒子一天不回來,梁花一天就憂思著。
但凡黃昌文做了一丁點不如她意的事,她就會翻舊帳,責怪黃昌文,說他把兒子追出去了,使得他現在都不回來,人是否還在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未知數。
黃昌文也免不了自責,聽得任由老婆埋怨,唸叨完,還得安慰,以撫平妻子心中的鬱結。
九月,黃昌武來到下聯合。
無事不登三寶殿,他說黃順義從部隊退役,準備給他把婚結了,邀請大家國慶節的時候去耍。
黃昌文道:“才多大,就要結婚了?”
黃昌武笑道:“你說多大,86年的,22了。”
是啊,黃順義都22了,黃小昆大他5歲,如果是在農村,自己都抱上孫子。
梁花覺得別人的幸福更加襯托自己的不幸,又覺黃昌武不知比黃昌文高出了多少,黃昌文但凡有一點黃昌武的思想覺悟,自己這個家怎麼會到現在這般境況?
黃昌武自從入贅之後,就把家裡的大事小情攬在自己身上,陳容容除了看店煮飯,基本上沒做過任何重活。
而兩個孩子,順義不喜歡讀書,高中畢業就去部隊當兵,順勇受黃小軍的影響,選擇讀大學,學的市場營銷專業,正在讀書,未來也是前景光明。
或許黃昌武不如黃昌文名氣大,可他顧家,把小家經營得特別好,也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模範家庭。
一母所生,卻是千差萬別。
黃昌武見大嫂憂愁滿面,開解道:“大嫂,凡事往好的方面想,我相信以小昆的能力,他在外面餓不了,也不會有什麼事的,我們黃家的基因在這裡放著的,他肯定會照顧好自己的。”
黃昌武說這個話是有底氣的,黃昌從外地遷來貴州,多少大風大浪都闖了過來,黃天亮在下聯合幾大家族中脫穎而出,成為村民們公義的好隊長,自不必說,他們兩兄弟在雲南當兵,也是出生入死,經過沙場歷練。
到了下一輩,三個大學生,也是許多家庭望塵莫及的。
“我就怕他低不下頭。”
知子莫若母,梁花自黃小昆小時候就覺得他太過於固執,就怕在外面不肯低頭,又怎麼討得了生活。
黃昌武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放寬心,把身體養好,等著他回來,到時候給你帶一個漂亮的兒媳婦和一個大胖孫子。”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