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蜀三叛俊傑再起

陳壽道:“明公,在下被貶數年,新得推舉,實屬意料之外。願獻所學,報答聖朝。”

李驤道:“明公,在下當竭盡所能,報達皇恩。”

杜烈道:“明公,杜氏能天子賞識,誠惶誠恐,定當一心報國。”

眾人皆語,只有李密沉默不言,這讓董榮很奇怪,走到李密身前,道:“令伯,怎不言邪?”

李密緩緩抬頭,看著他道:“詔書特下,敢不赴命?怎奈家中祖母,無人供養,心中暗傷,不知云何。”

李密一言,令董榮感慨不已,看了眼旁邊李通,李通也不知所錯。董榮回過頭來道:“聽聞令伯以孝著稱,果然百聞不如一見。當你離開之時,我會讓李從事選派家僕,照顧你家祖母。你從容東去,請多安心。”

李密拜道:“多謝明公。”

董榮又看著眾人,道:“諸位才子,請回家準備,明日上路。文廣休文立)會在洛陽迎接諸位之到來。”

當六人離開時,董榮單獨叫住王崇,對其道:“幼遠,你是眾人最年長者,一路東行,請你負責關照諸子。”

王崇道:“幼遠明白。”

於是在益州刺史董榮的一番吩咐後,六人於第二日同赴京城。

在離開蜀地的路上。

六人談論著。

壽良道:“天下歸晉,大勢也。”

李驤道:“漢室天數已盡,未曾想到,魏與其同命。”

杜烈道:“無論魏、晉,皆乃天下明主,只待掃滅東吳,一統天下。”

王崇道:“遠離成都,前為綿竹,我等今夜可於此就宿。”

眾人皆在談論,唯有李密行於眾人之後,悶悶不樂。

見況,陳壽來到他身前,道:“令伯,此次前行,見你多憂,或不僅為祖母一事。”

見陳壽這麼說,李密道:“同窗學子,難以隱瞞,確實如此。”

陳壽道:“若沒猜錯,定是因國家滅亡,大將軍與太子皆為國而死,而你作為大將軍主簿與太子洗馬存活至今,心中難安,只想隱退,不願向北行事。”

李密看著他,沒有直接回復,只是道:“你曾任衛將軍主簿與黃門侍郎,向北行事,心中可安乎?”

陳壽感慨一笑,道:“你可記得,當年我被小人黃皓所害,被貶多年,再加父親去世,我早已對漢室心灰意冷。今得晉人賞識,詔書赴京,或將重用,這讓我死灰一般之心重新熾熱,所以我怎能不期待?”

李密無奈嘆了口氣,道:“以賢弟之聰慧,可為一代風雲人物。只是洛陽朝廷,人心難測,何況我等皆亡國遺臣,或難重用也。”

陳壽少驚,又平靜道:“萬物皆有數,存世自天命。”

李密看著遠處,沒有再說什麼了。

見李密、陳壽二人逐漸掉隊,遠處的王崇道:“令伯、承祚,別離太遠,快跟上來!”

在王崇的多次催促下,李密、陳壽二人只能加快趕路。

那麼王崇、壽良、李密、陳壽、李驤、杜烈六位蜀中學子赴洛陽之後的情況會如此,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六子入京西北望。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