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遠離塵囂、人跡罕至的山村裡,有一位名叫林生的年輕書生。他自幼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全靠鄉鄰們的救濟和自己的勤奮苦讀才得以長大成人。
林生雖然生活清苦,但他為人正直善良,心地純淨,備受村民們的喜愛。然而,他的正直也引來了村裡惡霸劉財的不滿。劉財一直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無惡不作。他看林生不順眼,多次找藉口搶奪林生僅有的一點財物,還時常對他進行羞辱和謾罵。
面對劉財的欺凌,林生心中雖然充滿了怨恨,但他卻無力反抗。他深知自己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根本不是劉財的對手。於是,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將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深埋在心底,一心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夠考取功名,出人頭地,為鄉親們主持公道。
終於,這一年,林生決定進京趕考,希望能夠透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為鄉親們討回一個公道。然而,劉財卻不想讓他有出頭之日,於是便暗中使壞,買通了林生投宿客棧的夥計,在他的飲食裡下了藥。
林生毫無防備地吃下了被下藥的食物,不久後便感到身體不適,發起了高燒,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他錯過了科考的時間,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當林生得知是劉財在背後搗鬼時,他悲憤交加,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愈發猛烈。然而,他卻投訴無門,因為劉財在當地勢力龐大,根本沒有人敢為他作證。
在絕望之中,林生突然想起了老一輩人曾經說起過的一種古老的方法——“告陰狀”。據說,這種方法可以讓死者的冤屈在陰間得到伸張,讓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傳說在村外那座荒山上有一座破舊的城隍廟,這城隍廟早已荒廢多年,周圍雜草叢生,瀰漫著一股陰森的氣息。但若是有天大的冤屈之人,在月圓之夜,帶著香燭紙錢,到城隍廟中誠心向閻王告狀,閻王或許會聽到冤屈,懲治惡人。
林生本是個不信鬼神之人,但此時已走投無路。他在月圓之夜,懷著滿腔的怨恨,帶上香燭紙錢來到了那座城隍廟。廟中的神像早已破敗不堪,蛛網密佈。林生哆哆嗦嗦地燃起香燭,擺好紙錢,然後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開始訴說自己的冤屈。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廟中迴盪,透著無盡的哀傷與憤怒。
當他訴說完後,一陣陰風吹過,香燭突然劇烈地搖曳起來,火苗跳動著彷彿要熄滅一般。林生心中害怕,但又充滿期待,他覺得或許閻王真的聽到了他的冤屈。
回到家中後,林生的心情始終無法平靜下來。他每天都坐在窗邊,凝視著窗外的街道,彷彿在等待著什麼事情的發生。時間一天天過去,起初的幾天裡,一切都顯得異常平靜,沒有任何異常的跡象。
然而,這種平靜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村裡就開始傳出一些怪異的事情。有人說在深夜裡,當他們路過劉財的院子時,看到院子周圍有黑影在晃動,而且還能聽到隱隱約約的哭聲。這些傳聞讓村民們感到十分恐慌,大家都開始議論紛紛。
與此同時,劉財本人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不正常。他的精神狀態變得恍惚起來,常常在半夜突然驚醒,然後驚恐地大喊:“不要來找我!”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中迴盪,讓人毛骨悚然。
有一天,劉財突然像發瘋一樣,狂奔到村子的中央。他站在那裡,對著天空大聲呼喊:“我錯了,我不該害林生,閻王饒命啊!”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彷彿看到了什麼極其恐怖的東西。
村民們聽到劉財的呼喊聲,紛紛圍攏過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劉財一邊瘋狂地後退,一邊不停地求饒,嘴裡還唸叨著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他的樣子看起來十分嚇人,就像是被什麼惡鬼纏身一樣。
沒過多久,劉財就臥床不起,身體一天比一天消瘦,身上還出現了一些青黑色的瘀痕,就像被什麼東西抽打了一樣。他請了很多大夫來看,大夫們都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林生看到劉財的慘狀,心中雖然覺得有些解氣,但更多的是一種恐懼。他開始擔心自己告陰狀是不是觸動了一些不該觸動的東西。每到夜晚,他總會聽到窗外傳來隱隱的鐵鏈拖地的聲音,彷彿有陰差在附近徘徊。
隨著劉財的死去,那股恐怖的氛圍如影隨形,縈繞在林生心頭,久久不散。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林生便會被噩夢所困擾。在夢中,劉財那充滿怨恨的眼神如同幽靈一般,死死地盯著他,彷彿要將他生吞活剝。
不僅如此,那座城隍廟中陰森的神像也頻繁地在他的夢境中閃現。那神像面容猙獰,渾身散發著一股讓人毛骨悚然的氣息,彷彿是從地獄深處爬出來的惡鬼。林生在夢中被這神像嚇得冷汗淋漓,卻無法逃脫它的糾纏。
林生漸漸意識到,他在尋求公道的道路上,似乎不小心踏入了一個超自然的恐怖旋渦。這個漩渦深不見底,將他緊緊地吞噬其中,讓他無法掙脫。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從這個可怕的漩渦中脫身,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自那以後,林生的生活完全被無盡的恐懼所籠罩。他變得神經兮兮,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戒備。那告陰狀所引發的一系列恐怖後果,就像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頭,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
喜歡奇聞1請大家收藏:()奇聞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