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剛提到,他爺爺死了以後,開大煙館的人送還了一個小布包,裡面是一本他看不明白的小冊子。
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腦子裡忽然閃過一道光,馬上就反應出那本小冊子可能只有我看得懂。也想到了或許我爺爺和他們林家還真有關係。
“林大哥!那個小冊子還在嗎?能給我看看嗎?”
“行啊!也不是什麼寶貝東西。”
林志剛痛快地答應了。
“玉珍啊!你去把那個盒子拿過來。”
劉玉珍也很麻利,進屋沒兩分鐘就抱著一隻黑漆的木匣出來了。
一看這隻盒子就是個老物件,雖然只是南方硬雜木做的,但表面依稀還能看到金漆畫的纏枝蓮紋飾。我眼睛一掃就知道是清中期的東西,做工不是很講究。
動手開啟盒子,劉玉珍放到了我面前。
“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麼,我們一個字都不認識。”
向盒子裡一看,一冊巴掌大小牛皮封面的小冊子擺在中間。不過,讓我失望的是,這本小冊子和我手裡的《魅影錄》很明顯不是一套。雖然都是皮革封面,但開頁小了至少一半,而且從老舊程度看,眼前的這一步最早也就是民國時候的。
伸手開啟冊子的第一頁,又讓我心驚不已。因為上面的“字”我太熟悉了,不單是那些起源於吐谷渾文字的符號我熟悉,就是手寫的筆記我也相當熟悉。
一眼我就認出是我爺爺的筆記。
再往下看記錄的內容,我本就撲騰的心猛然狂跳了起來。
“這本小冊子上記錄的不正是《魅影錄》中缺失的‘金石學’那一部分嘛!”
我極力壓制著心裡的激動,向後面翻看著,越看越覺得我判斷得沒錯。
其實,這本冊子上記錄的內容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了。上面所記載的關於銅器、玉器、石刻等門類的工藝流程、鑑定方法和技巧,我早就掌握了,其中有一些都過時了。
我之所以激動,是因為在這裡能夠看到我爺爺親手書寫的東西。就彷彿是爺爺在另一個世界和我做著心靈上的溝通。
“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啊?”
可能是我看得太過專注了,金羽珊忍不住問了一句。然後,她也湊了過來一起看。
“誒!我爺爺好像也有一本書是這種文字寫的。”
金羽珊愣愣地說道。
“金爺爺也有這樣的書?”
“好像是有,我應該是在爺爺的書房裡看到過一次。”
聽金羽珊這麼一說,我對《魅影錄》中缺失的有關金石門類那部分的去向,有了大致的判斷。
“牧烽!你好像認識這些奇怪的字,是嗎?”
羅駱忽然開口問道。他是刑警,透過觀察表情揣摩人的心理活動是他的強項。這個問題我糊弄不過去,但我又不想承認自己認識這些符號。
只得搖搖頭,表情鄭重地說道:“不認識,但我知道這些字是我爺爺寫的。”
“什麼?你爺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