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平說道他在古玩行兒裡發現了我,他就感覺《魅影錄》要再度現世了。這麼一說,倒把我給弄迷惑了。
“金爺爺!您關注我很長時間了?”
我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在我的意識中,混跡古玩行兒,我始終最大限度地保持低調,基本不告訴別人我的身份資訊,也儘量隱匿自己的樣貌特徵。他是怎麼注意到我的呢?
“呵呵!說了也是巧合。羽珊這丫頭除了會胡鬧,還喜歡亂拍照片。幾個月前,她在北京‘報國寺’玩兒,無意間拍到了一張你的正臉照片,被我看到了。”
感嘆地搖了搖頭,金德平說道:“你的五官樣貌和你爺爺年輕時太像了,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雖然我們二十幾歲就分開沒再見面,但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不過,你這孩子行蹤也是隱秘得很,我找了北京古玩行兒裡多少朋友,竟然沒有找到你。後來,還是在一個琉璃廠開古玩店的老董哪裡得到了你的訊息。”
金德平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琉璃廠“墨香齋”的老闆董林書算得上是我為數不多的朋友。我經常在他那兒接點書畫修復裝裱的活兒,賺點兒外快。他也是極少知道我的資訊幾個人之一。
“這麼說來,金爺爺和董老闆關係很不錯了。”
我曾經要求董林書不能告訴任何人關於我的資訊,如果金德平和董林書關係一般的話,我相信他不會出賣我的。
點了點頭,金德平說道:“董林書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父親也算是‘雅學’一脈的傳承人吧!他們董家和你爺爺也有著很密切的關係,這事兒以後再說。”
頓了一下,金德平接著說道:“知道你是江城人後,我就找到了曲隊長。”
“這裡說明一下,我雖然是警察,但我對古董文玩也非常感興趣,多少年前就經常和金老討教學習交流,我們算是忘年交。”
曲威插嘴說道。
“有曲隊長幫忙,很容易就找到你了。不過,你爺爺故去了,沒有機會再向他請教,也是我這輩子一大遺憾啊!”
說著,金德平臉上流露出了唏噓的嘆息。
“孩子!我想問一下你,你爺爺在世的時候,教授過你什麼鑑古的技能嗎?”
金德平的這句話讓我不由渾身一驚。
“他是不是在有意試探我認不認識《魅影錄》上那種特殊的符號文字啊?難道他已經知道《魅影錄》在我手上?”
想到這兒,我讓馬上提高了警惕。
“嗯!我爺爺是教了我一些古字畫的鑑賞知識,特別是古代字畫的修復裝裱技能。我能和董林書董老闆成為朋友,也是我經常在他那兒接一些修畫裝畫的活兒。掙點兒小錢兒。”
我態度認真,但語氣輕鬆地回答,有意地把話題差了過去。
“除了這些就沒有別的了?”
沒想到金德平還是窮追不捨。
微微搖了搖頭,我說道:“除了一些平常簡單的古董文玩鑑定知識外,我爺爺沒教過我太多東西。其實,我爺爺根本就不想讓我入這一行兒。可沒想到都頭來,我還是得靠這一行兒混飯吃。”
金德平和曲威對視了一眼後,微微點了點頭。
“可惜,你爺爺一身的本領沒有傳給你,可能他也不知道你的天賦這麼高吧。這對‘雅學’一門來說,是個損失啊!”
金德平不無惋惜地說道。
“呵呵!我可不行,也就是靠著小聰明低進高出地賺點兒錢。不過,這幾天我發現羽珊在青銅器鑑賞方面很有見地,我還想多向她請教呢。”
“呵呵!這方面那丫頭還真有點兒功夫的,我們家傳的手藝就是金石鑑定。就算她不學,整天得跟著我燻也燻會了。”
金德平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孫女還是很愛護的。
兩個人用眼神又交流了一下,然後,金德平從包裡拿出了一張紙,遞到了我面前。
當我眼睛掃過去,只看了一眼,我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因為這張紙上不是書寫的文字,也不是圖畫,而是用我認識的那種特殊符號手寫成的。只不過,只是我看到的不是原件,而是影印件。只看出來,原件所用的紙張很老舊,顏色發青灰色,表面較為粗糙,可以看到明顯的纖維狀雜質。
這是民國時期的機制土紙,是抗日戰爭時期進口洋紙供應受限,各地的造紙作坊就採用半手工、半機制的方式生產一種有鮮明特點的紙張。這也是鑑定民國、解放初期的一些書籍、書畫的一項技術指標。
“金德平是不是又在試探我?”
一邊看著那張紙上的符號,我的心裡一邊嘀咕著。
“這張紙的原件應該是民國到解放前這段時間的。上面這些符號嘛,像漢字,但我又不認識。不過,從書寫人的筆記看,記錄這篇‘文字’的人,應該是從事金石雕刻,或者是幹木匠活兒的人。筆力很硬朗,筆畫間基本沒有柔性的轉折。”
說話的時候,我儘量保持平靜的表情,努力隱瞞我認識這張紙上的符號。可當我評鑑這張紙原件的同時,我已然把整篇文字的內容讀了一遍,並記在了自己的腦子裡。
全文也就一百多字,大致內容為:山眼之巔,靈泉之畔,懸空之閣。下盤迂迴險峻雲中棧道,上覆懸崖,下臨深澗,伴青燈古佛,藏南陽遺寶。然窩奴來犯,窺我中華文明,我輩炎黃子孫誓死不為列強所迫,護國寶捨生取義。望我“雅學”後世承先輩遺願,待我中華復興,國泰民安之日,尋獲遺寶,上報國家。
從全文的意思看,應該是在一個叫山眼的山峰的頂端,一眼泉水邊,懸空建有一座樓閣。向下有一條迂迴險峻的棧道,上面有懸崖,下面有山澗。那裡應該是一座古佛寺,而且藏有來自南陽的遺寶。後來,日本侵略中國,知道了這裡藏有寶物,想要得到。當時,知道這處寶藏的“雅學”門人,為了護衛寶藏,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留下遺願,希望在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時候,“雅學”的後人可以尋找到這處寶藏,並獻給國家。
其實,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只是用這種怪異的符號手寫記錄出來的,世上估計除了我以外,沒人能夠讀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