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孫傳武就跟著鄭大哥上了山。
老鄭頭沒埋在山頂,埋在了半山腰,孫傳武看著這處墓穴,不由得有些感嘆老爺子選的地方不錯。
“鄭大哥,這是老爺子自己選的地方?”
鄭大哥遞給孫傳武一根菸,點上以後搖了搖頭。
“不是,這是我爹一個朋友給找的地方,當時我爹不是公社主任麼,他認識的人比較雜,那個人是京城那邊來的,說是祖上是看風水的,然後就選了這個地方。”
“後來我爹走之前,就把這地方告訴我了,咋樣,這地方應該不錯吧?”
孫傳武點了點頭:“那肯定不錯啊,這地方確實適合你們家。”
“你看這山川走勢,這地方有個名字,叫狀元筆,絕對算是一頂一的好穴了。”
“埋在這地方的人吶,只要擔得起地氣,福德深厚,那以後子孫後代只要努力,學習方面肯定有所建樹。”
鄭大哥豎起大拇指:“小孫先生,我家這次還真是找對人了。”
“這地方當時下葬的先生跟我說,這地方好,但是說不出哪好。你說的啊,和我爹那個朋友當時說的一模一樣。”
“而且啊,我兒子和姑娘學習都挺好,我兒子考上南開了,我姑娘比我兒子還有出息,說不定。能進京。”
孫傳武不由得有些感慨,這要全是風水的關係肯定不可能,也肯定有老鄭還有張蒹葭的功勞在裡面。
老鄭看著憨厚,其實處處透露著精明,張蒹葭知書達理,本身就是書香世家,倆孩子遺傳他們的基因,肯定也差不了。
不過這個年代能考上南開絕對是不一般,哪怕放在往後幾十年,南開都是絕對的名校。
人家能夠給老鄭頭找這個地方,說明老鄭頭這個人肯定不錯,要不人家也不會平白無故指點老鄭。
再看張蒹葭,本身就是知識分子,即便是有可能迫於壓力跟了老鄭,那到了回城的時候,張蒹葭為什麼沒走?
老鄭笑著說道:“我爹啊,當年當那個公社主任可幫了不少人,我娘一直說我爹傻,我爹卻說這叫行善積德。”
孫傳武點了點頭,十分贊同老鄭頭的說法。
“你說的沒錯,行善不一定能積德,但是作惡肯定沒啥好報應。”
“老爺子也算是福緣深厚,人家才能夠把這麼好的地方告訴老爺子,這是老爺子應得的。”
老鄭咧開嘴笑了笑:“你這話說的我真愛聽。”
點好了地方,孫傳武指揮著挖墳。
要是放在別的季節啊,這種合葬併骨的,最好出殯當天來挖。
可冬天不行,要是你當天挖肯定不趕趟。
等挖完了坑,一幫人晃晃悠悠的下了山。
回了老鄭家裡,老鄭家今天擺了一桌小席,專門為今天幫忙的這些人準備的,不算是正席。
他們這邊酒席的說道少,聽說很多地方都得擺三天正席,他們這隻有出殯當天才是正席。
雖然不是正席,老鄭家裡卻一點兒沒糊弄,飯菜啥的做的都是硬菜,大米飯也沒摻小碴子。
老鄭頭就老鄭這麼一個兒子,下面還有兩個姑娘,這倆小姑子都對嫂子言聽計從。
啥叫家風?
這就叫家風。
處處都是和睦,處處都是人情味兒,事事都順的要命。
第三天一早,孫傳武帶著送葬隊伍上了山,等下了葬,正吃著酒席呢,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爺子就湊了上來。
孫傳武放下筷子,看著遞給自己煙的老頭,問道:“老爺子,您這是有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