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破僵局,米拉奇首先透過當地人散佈謠言。
她放出傳言說:薩佩綠洲有幾座村莊想要改旗易幟投靠復仇軍,請求雷琳為他們提供庇護。
米拉奇希望以此來誘使復仇軍分兵,為自己的突圍行動創造突破口。
然而雷琳雖然是第一次獨立帶領軍團作戰,卻非常懂得不輕易相信“道聽途說”的道理。
她在得知這一訊息後的第一時間,便找來依斯菲特為其求證。
畢竟同為沙漠人的依斯菲特比她這樣的外來戶更清楚沙地人間的恩怨,那些傳言中乞求復仇軍庇護的村落,究竟是真正被利尼維亞人迫害的受害者,還是暗中勾結利尼維亞人要在復仇軍背後捅刀子的臥底,只需要找個當地人一問便可真相大白。
另外,雷琳也習慣於不折不扣地服從命令。
她從小就被當成一個衛士來訓練,服從與犧牲幾乎是曾經的她唯一會做的事——直到她和阿斯拉遇到了彼此。
然而即便雷琳有所改變,但在這件事上,她也不像阿斯拉或是維魯克那般在意當地的民眾是否支援。
因為當地人對待復仇軍有何種態度,這不是一個士兵應該去考慮的問題。
......
但從德泰克人的視角望去,復仇軍在東面的兵力的確日漸稀疏,防線的許多地方都顯露出空當。
米拉奇以為復仇軍中計,便選定時日、暗中集結力量,以東側為佯攻方向牽制復仇軍注意力,主力部隊則向北突圍。
其實,從東邊防線撤出兵力,只是雷琳刻意吸引德泰克人的誘餌。
包圍圈內的德泰克人派出六百名騎兵向東突圍,跟在他們身後的還有約莫十位魔法師和被德泰克人奴役的巨靈。
另有三百名步兵向東南方突圍,他們打算襲擊復仇軍位於水道附近的防線。
為了追趕工期進度,雷琳的防線並非各處都十分嚴密,那些靠近水道的地方缺乏營壘塔樓,只有一道低矮的木製寨牆,是整條防線上的薄弱環節。
而米拉奇則帶領著剩餘的魔法師、一千三百名步兵和三百名駱駝騎兵,以及全部的刺客殺手從北面突圍。
戰鬥在午夜打響。
一時間,雙方在包圍圈的各處都陷入了苦戰。
北面的德泰克人最先突破包圍,但他們沒來得及高興太久,就被雷琳提前安排在外圍的機動部隊攔截。
那些從東部防線撤離躲藏在防線後方的部隊,橫亙在德泰克人面前。
他們挖開了更深的壕溝,以阻擋駱駝騎兵的腳步;搭建眾多法陣,與德泰克人的飛毯法師較量法力...
而剛剛被突破的北部防線處的復仇軍,又分別在兩名少校的帶領下重新組織起來,擋住了米拉奇向兩側包抄的路線。
此刻,雷琳指揮的復仇軍,再一次讓她陷入三面合圍之中。
雷琳使用了圍三缺一的戰術,想把德泰克人重新壓回最初的包圍圈裡。
米拉奇知道一旦退回原處,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她指揮著部隊絕不肯後撤一步。
兩軍不斷拉鋸,儘管復仇軍此刻佔據優勢,但過分分散的兵力削弱了他們的進攻力量。
每當復仇軍即將成功的時候,米拉奇都會身先士卒,將復仇軍擋在德泰克人的最後一道防線之外。
然後她再帶領著她親手訓練出來的殺手們發動衝鋒。
那些動作敏捷的刺客,想要頂著復仇軍兇悍的火力再次開啟缺口,可這些刺客也只能跟前來進攻的復仇軍一樣無功而返。
畢竟就算他們身手再矯健,也無人能在火球、電網交織的防禦前活著抵達復仇軍的陣地。
反覆幾次之後,米拉奇唯一的希望,只能寄託在她安排去東面牽制復仇軍注意的騎兵部隊。
如果那些騎兵能夠突圍,繞到復仇軍突出部的側後,就能與他們裡應外合。
【】
然而復仇軍在東邊防線留下的,也同樣是雷琳麾下最精銳的戰士。
並且雷琳也來到了這裡,與她計程車兵們一起面對敵人最兇猛的進攻。
巨靈在打響響指,把他們修葺的寨牆變成鬆散的沙礫,使之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垮塌。
但雷琳和她計程車兵們則立刻手持巨盾,填補上寨牆倒塌留下的空當。
駱駝騎兵本以為能夠突出重圍,可最終全都撞在了黑暗騎士組成的鋼鐵盾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