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就要做徹底,婆婆媽媽的算什麼樣子?
朝廷手裡面有兵有將,哪個敢跳,就砍哪個腦袋!
殺的多了,那些人自然也就會變得老實!
這事就該這樣做。
老四這傢伙做事情,是越來越符合自己的心思了!
早知道老四如此,自己一開始時,就應該把皇位傳給老四!
不給朱允炆!
若是讓老四直接接班,沒了這幾年的靖難之役,大明肯定會變得大不一樣!
這樣的想法升起之後,朱元璋又搖了搖頭。
若沒有這四年靖難之役的錘鍊,老四能不能蛻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老四手中的權柄,有沒有這麼大?
這事情也很難說。
更為重要的是,朱元璋覺得若是沒有靖難之役打了這麼一場,老四現在做事情的動力,肯定沒有這麼足。
他又豈能看不出來,他所看到的畫面裡,老四這傢伙雖然嘴上沒有怎麼說,但實際上對於他造反,幹掉朱允炆當皇帝。
心裡面一直有一些疙瘩的。
覺得他自己得位不正。
心裡面憋了一口氣。
這口氣便是想要透過文治武功,等諸多優秀的表現,來向世人證明他比朱允炆更適合當皇帝!
向已經去世的、自己這個當爹的證明,他當他造反當皇帝是理所應當。
當了皇帝后,乾的並不差,沒有丟自己的臉。
若是老四從自己這裡,穩穩當當的接下了皇位,沒有經歷這麼一遭。
心裡面沒有這些想法,老四真的還能如同現在這般,把弓弦直接拉滿。
做出各種事情來嗎?
朱元璋也有些不太確定了。
只覺得這未來之事,神秘莫測,讓人難以揣度……
如此想著,新的畫面浮現。
在這新的畫面裡,只見老四在登臺拜將。
讓朱能,張輔,沐晟等這些人帶兵攻打安南。
在這畫面之中,朱元璋看到了大明兵馬之雄壯,為之欣喜不已,露出欣慰神色。
但同時,心裡面也升起了一個疑惑。
那就是這沐晟。
根本不用多問,只看他這個姓氏,以及現在的這個地位。
他肯定是沐英的孩子。
如果沐英還在,這個時候絕對是沐英帶兵上陣了。
輪不到沐晟。
也就是說,沐英也是年紀輕輕人就沒了?
朱元璋嘆息一聲,心頭沉重。
觀看未來,一般人是真扛不住。
看到自己的至親之人,或者是自己看重的人,接連去世,這種感覺是真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