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的小龍女事件不攻自破,隨著後面的劇情鋪開,這件事早就被人拋之腦後。
現在書迷們在意的,都是最新的劇情,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獨孤求敗這個角色。
縱橫江湖數十載未嘗一敗,起名獨孤求敗,就能知道他有多強,求一敗而不可得,最終與雕為伴退出江湖。
“這就是獨孤九劍的創始人,哈哈。”
“太牛了,劍魔獨孤求敗,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什麼樣的武學,才能用的起這樣的劍啊。”
“這樣說來,楊過和令狐沖可以說是同門了啊。”
“斷了一臂的楊過終將學成絕世劍術。”
……
獨孤求敗,這是一個人雖死,但絲毫不影響他人氣的角色,但凡看到獨孤求敗的介紹,都會被他的武功所折服。
書迷們把這最新一章讀了不下十遍,一遍一遍的去琢磨獨孤求敗的事蹟,越是琢磨就越是佩服。
就在書迷們熱烈討論的時候,一位武俠名家發表了他的看法,頓時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墨凡小友的書我都在讀,從最開始的青澀,到現在的獨成一派,他的成長讓人驚歎,想我成為名家的時候,都已經五十多歲了。”
“他的武俠一改以往的固定模式,他為武功招式起了名字,每一個名字都蘊含著大學問。”
“笑傲江湖還只是江湖事,縱觀全書,沒有明確提到歷史,我們只能從其中的點點滴滴猜測,是屬於明朝。”
“而射鵰英雄傳卻一改往日習慣,用武俠結合歷史來呈現,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走進了多少人的心中。”
“猶記得之前和歷史緊密相關的書,還是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那基本,可嚴格意義上來說,那些都算不上是武俠。”
“本以為這就是他的最高點了,沒想到他的最新小說,就打破了這一常規,雖然還有歷史,雖然是射鵰的第二部,但這本書寫得卻是一個情字。”
“之前看到網友們都在抵制小龍女失貞,我看大可不必,現在楊過的手也斷了,寫盡了天殘地缺這一悲劇元素主題,不完美才是完美。”
“楊過斷臂,就是天殘;小龍女失貞,就是地缺。兩個殘缺之人,譜寫曠世愛情,豈不是更讓人難忘?”
“他們兩人的愛情,就是衝破傳統世俗思想的枷鎖,對世俗禮教進行了有力反抗。墨凡小友要表達倡導的應該就是要“摒棄封建禮法對愛情的禁錮”這一深刻的主題。”
“與其說《神鵰俠侶》是一部武俠小說,不如說是披著武俠外衣的愛情神話,墨凡小友這創新的思想,值得我輩學習。”
“最後再說一句,看了墨凡小友的小說以後,讓我受益頗多,心中有股豪氣,想要再戰武俠。”
發表這篇評論的是曾經的武俠名家鄭先河,他老人家的武俠小說,在郭子墨出現之前,一直是市場上的頭號ip。
只不過郭子墨的出現,才讓他的武俠成為過去式,但並不代表人家的地位就低了。
相反,人家才是武林至尊,什麼時候郭子墨能夠獲得最高榮譽的獎,他才是真正的王者。
“看了鄭老爺子的話以後,我才知道郭子墨想要表達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