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秋雖說沒回頭但豎起耳朵在聽,在李詩文說完後還點頭重重的嗯了一聲。
一幫人來到雜貨鋪裡面也不是沒有人,只是稀稀拉拉幾個老漢、婆子在裡面挑選。
讓元大元二門口等著李老頭帶著孫子孫女們進去,進門別的不看直奔種子那塊。
李老頭撿著比鎮上便宜的種子買了些。
李詩文則蹲在罈子面前計算,小的能裝多少豆腐乳大的能裝多少,,
姐倆蹲在她身邊,“可是在想用什麼罈子裝豆腐乳?”
“嗯,不過大中小都要,這些還不夠精緻,罈子上也沒印上咱們李家的標誌。”
??姐倆有些懵,罈子不都長這樣嗎?罈子上還能印字?
“爺,咱們明天還有一件事,就是在城裡打聽打聽有沒有做罈子做得好的窯廠。”
“是勒,還好你想起來了,不然咱們還得跑一趟城裡,我東西買完了,你們有想買的嗎?”
幾個小的摸摸懷中五兩銀子搖腦袋。
“那走吧!陪三小子去書肆看看。”
結完賬去了書肆,這次一幫子人都在外面等著,進去的人只有李詩廣和李詩文。
李詩廣在裡面逛了一圈發現這裡的紙比鎮上的便宜所以買了三刀,看了三個書肆裡面東西都比鎮上的貴。
也沒心思再看什麼耍猴耍獅,在小吃攤買了些吃食、糕點提在手上回了客棧。
只不過回到客棧後李詩文帶著元大元二找了個麵館吃了七碗麵,然後看著爹孃李老太滿載而歸才進客棧。
一上去李老頭繪聲繪色的在講剛剛發生的事。
李何氏轉頭見到閨女進來上下檢視她一番,“有沒有受傷?”
“嗝,娘你別晃,我沒受傷,你閨女厲害著呢!”
“好好好,相公你去叫些熱水上來,孩子們玩了這麼久應該累了。”
“行,”李大柱朝小閨女一笑小跑著出房門,他閨女厲害著呢!
一家子把桌子上的布料、棉花、鞋墊子、首飾放下桌圍著桌子吃了些李老頭他們帶回來的吃食。
李老頭夫妻倆一個房間,元大元二一個房間,李何氏帶著大丫五丫一個房間,李大柱帶著兩個兒子一屋,李詩文和李詩秋一屋。
次日一大早天還沒亮李老頭就去照看他的牛、馬,聽見大廳裡的夥計、掌櫃在小聲可惜,,走近一聽是昨天晚上丟了不少孩子,一大早有人鳴鼓現在縣令忙得焦頭爛額。
掌櫃看見李老頭熱情的打了個招呼,“客官,你家這麼多孩子出門時多小心,這兩天人販子多賊也多。”
李老頭想起昨天那驚險一幕,自此以後再也不敢在熱鬧日子帶孫子孫女出門,“哎,多謝掌櫃,”昨天要是沒有四丫在幾個孩子準遭毒手。
“幫我們上一桌十二個人的早食。”
“好勒,送到房裡還是在這裡吃?”
“送到房裡吧!小娃們還沒起,跟你打聽一下,城裡罈子燒得最好的是哪家窯?”
“噢?你們要是隻要幾十個還是去雜貨鋪買,要上百、千個就往城外西邊五里路有個叫崖塘村的,那裡有好幾家燒窯的你們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