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研究所要裝空調的訊息,沒到晚飯時間,就在大華總部和大華實驗室內部傳開了,那條“先大華實驗室,後大華總部”的命令,也被解讀出了種種含義。
大華總部且不去說,只能眼巴巴的等著大華實驗室先安裝空調,大華實驗室的諸位負責人卻坐不住了,這不光是空調舒服不舒服的問題,還是部門受不受重視的問題啊。
申請安裝的報告如雪片般的飛到董事長辦公室。常打報告的傢伙都學精了,沒人會寫好了完整的報告再投遞,都是先投遞一份簡單的報告,佔住了先後位置,然後再遞補充報告。
大家都這樣做,董事長辦公室的幾個小員就累了,大華實驗室下屬的平級單位非常多,是扁平化最嚴重的分公司,除了海洋石油研究所,三次採油所這樣的單位稍高半級以外,其他的所有專案組都有相似的權力,都能向董事長辦公室遞報告,上百個專案組一封封的發信,報告就像是被肢解了似的。幾名辦公室的員不光要接受報告給予回執,還得將報告鋪開了搞拼圖。
楊明急的釋出緊急通知,要各單位做出完整的報告出來再遞交,結果是又多了一堆的補充報告,以至於蘇城去吃晚飯了,楊明還得一口吃饅頭,一口看件,甚至到了凌晨也沒有休息,繼續挑燈夜戰,一面準備空調的資料以備蘇城明日詢問,一邊準備bp等公司的資料以備明日杜卡特等人的來訪。
第二天一早,楊明洗了把臉就往碳纖維所去,到了地方,正好安排所裡的實習生搞衛生,整理樓面。自己找到二樓,倒了一杯濃茶先喝一杯。
免費的茶水也是大華實業的福利之一,與後世的私企經常提供免費的咖啡和紅牛類似,忙碌的大華人也少不了提神飲料。老祖先之所以飲茶,提神醒腦的作用是大於休閒作用的,大華實業這樣的私企又和政府單位不一樣,坐政府辦公室的是難得糊塗,私企的員工是真的要工作的,沒有點提神的玩藝。一天可就難熬了。
93年的茶葉遠沒有後世茶葉市場的誇張和喧囂,幾塊錢一斤的茶葉就很不錯了,免費提供給員工,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公司形象。實在是惠而不費。倒是後世常見的咖啡和飲料,如今價格高昂,也不受普通國人的歡迎,早就在第一輪競爭中被淘汰了。
除了少數一些特殊部門,大華實業的辦公樓,二樓總能找到休閒吧和茶水室,沒上班以前。經常有人把這裡當早餐吧和午餐吧的,也是碳纖維所少數沒有被睡袋和鋪蓋佔領的地方。
一杯茶水下去,楊明總算覺得腦袋清楚些了,咂吧咂吧兩下嘴。準備再倒一杯茶。
人沒動,茶水先倒過來了,還有殷勤的笑聲:“董秘,喝茶呢?”
“老陳啊。你不是碳纖維所的人吧。”楊明有一樁好處,是認人認的清楚。大華實業如今這麼大規模,他都能叫出主要幹部的名字,時不時的還可以提醒蘇城。楊明能從曾經的勝利機械廠辦公室主任,做到現在的大華實業的董事長秘書,那是費了心的。不過,他並非是依靠天賦異稟做到過目不忘的,他是靠著細心用心,願意讀檔案背誦,才努力營造出今天的結果。
陳寶慶面相周正,長的就像是七八十年代電影裡的英雄人物,雖然如此,這位卻是出過國的留學派的人物,在中石化呆了兩年,寫了幾篇差不離的論,然後被大華實驗室下屬的人事評估委員會看中,給了a的評價,委託人力資源部給挖了過來。
按照大華內部的評價體系,凡是人事評估能到b+一級的,少說能給一個經理級的職位,a的陳寶慶照例獲得了一個專案組和主任研究員的頭銜,組內的兩名副研究員,以及5名助理研究員更是由他自己選擇,用這樣的條件,大華實業甚至能挖到在國外研究所的華人,中石化的研究所又哪裡能留得住他。
楊明和陳寶慶打過幾次交道,知道這廝臉厚心黑,打了個招呼,也不喝茶,就看著他。
陳寶慶小意的笑了兩聲,道:“看你說的,現在誰都知道碳纖維所是蘇董的寶貝疙瘩,我這不是來轉轉,順便取個經?”
“那你轉著哦,我得忙去了。”楊明呵呵一笑,就放下了茶杯。
“好不容易碰到了,急什麼。”陳寶慶不動聲色的站直了,正好擋住位置。
楊明又好氣又好笑的道:“老陳,都說你濃眉大眼的像個英雄似的,怎麼這麼小家子氣?你也是來問空調的事吧?蘇董說了走程式,我就是個程式,你攔住我又做什麼。”
“我是問空調的事沒錯,但我是給你解決問題來了。”陳寶慶笑的很細氣,有種英雄好漢變漢奸的感覺,端正的又把茶給倒上了。
楊明眼皮子一跳,問:“你有什麼章程?”